只是以往的朝代裡,沒有大唐朝報這種直接面向全國,直接面向所有人的報紙,因此輿論主要是掌控在士林之中,同時傳統封建王朝裡,皇權不下鄉,廣大的鄉村是採用士紳自治。
但是在大唐帝國卻是不一樣,大唐帝國透過在全國範圍內,設立鎮級、村級這兩級的行政機構,徹底把皇權的觸角延伸到了鄉村地區,同時為了確保地方的統治權不被讀書人所壟斷,因此很多鄉鎮的官員很多都是退役軍人出身。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尤其是在各村裡掌控了不小實際權力的警長,更是親一色的退役軍人擔任,這些警長,基本同時也都是當地民兵隊的隊長。
以往幾個讀書人的言論,就能夠直接影響到一個地區輿論的情況,在大唐王朝裡是不可能出現了。
大唐朝報面向全國發行,基本上每個人都能夠自由訂閱,也會提供公開張貼,白紙黑字寫著各種政策,那些讀書人可沒辦法亂說了。
在大唐朝報的輿論引導下,這一次外界的輿論,主要是偏向於中央,尤其是聖天子的光明偉大,並大肆批判這些貪官們的劣跡,引起公憤。
這個時候,誰要是敢給他們翻案都是需要面對公憤的。
所以,這一次打擊貪官的行動,雖然百官可能有不小的意見,不過在廣大百姓心中,聖天子李軒又是辦了一件大好事。
洪水和吏治,這兩件事幾乎是貫穿了大唐王朝宣平十五年的整個夏天,一直鬧騰到九月份才算是初步結束,而到了這個時候,又是倒臺了好幾個高階官員。
這些高階官員的倒臺,倒不是說他們貪腐什麼的,真要說貪腐,大唐帝國正三品以上的所有官員,挨個槍斃都不會有一個是被冤枉的。
他們的倒臺,更多的還是做事太愚蠢,暴露出來了太多的蛛絲馬跡,剛好被督察院那邊抓到了痛腳,然後督察院那一票為了升官發財的御史們,就是死咬著他們不放,最後是聖天子順水推舟,導致了他們的正式倒臺。
金陵城,皇宮別院,李軒看著周義寶,面無表情!
而跪在地上的周義寶,看著上面的李軒面無表情,心中忍不住生出哀嘆:伴君如伴虎啊!
從黃竹山時代就跟著聖天子一起打江山的自己,到了現在,卻是要被毫不猶豫的拋棄了!
不過他並不怪聖天子,聖天子在這十幾年裡,已經給了自己足夠多的信任和權勢,工部尚書,御書房行走大臣,帝國子爵,這種待遇怎麼說都不能說是少了。
他怪的是家裡的那幾個妻妾以及身邊的那些親戚!
如果不是他們貪得無厭,怎麼會給自己惹下這麼大的麻煩!
麻蛋,什麼錢都敢撈,平日裡撈其他錢也就算了,但是現在卻是把手伸到了救災款上,這還不算,竟然連軍費都敢伸手,這不是找死嘛!
早知道他們這麼大的膽子,他自己就先拿刀把他們砍了,妻妾沒了可以再娶,甚至兒女沒了都可以再生,但是這官帽子甚至爵位都要保不住了,這一切還有什麼用?
這一瞬間,他微微閉上了眼!
腦海裡閃過了當年,大唐王師殺入正泰縣城虎,被蘇家康的偽明賊軍堵在城內進出不得,正是他當夜孤身前往偽明軍營,和蘇家康進行談判,以屠城相要挾,迫使偽明賊軍放開了一個缺口,如此聖天子和數百大軍才能順利逃出城去。
當時的自己是如何的意氣風發!
孤身闖敵營的他,名望可是相當的大!
後來,他憑藉這個功勞,逐步在大唐王朝裡站穩了腳跟,王師南下兩廣的時候,他擔任了惠州府知府,隨後升任按察使,然後是王師殺入了長江以南,定都金陵後,他被調回京畿,擔任工部水利司司長,後升為工部右侍郎,隨後調任湖南省擔任巡撫。
數年後,被調回京畿,擔任農部左侍郎。
宣平十二年,出任工部尚書,御書房行走大臣至今。
他也算得上是,少數幾個黃竹山時代出身,如今卻還是活躍在政壇高層的官員了,內閣十多個尚書,黃竹山時代就已經身居高位的官員,其實也就只剩下柳八苟一人而已,其他的都是被大浪淘沙被淘汰了。
就連王文華、錢夢久這兩個大唐王朝早期的三大文官的兩位,都已經是陸續退出政壇了。
而更關鍵的是,這兩個人還是善終,致仕後依舊享受著爵位乃至名望。
唯獨他周義寶,怕是不能善終了!
他悔啊,恨啊!
喜歡山溝皇帝請大家收藏:()山溝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