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又比如河北地區,今年的降雨量也是也是不足,但是利用眾多的水井,以及從河流引水,硬是撐了過去。
所以,今年的風調雨順,並不是老天爺給面子,而是大唐帝國持續多年的投入而帶來的。
民生安穩,外敵狼狽而逃,這一年,對大唐帝國而言,註定是一個不平凡,甚至是稱得上是轉折點的一年。
春節結束後,在元宵之前,大唐帝國皇帝,聖天子李軒再一次召開內閣會議,在會議上,聖天子要求內閣各部,要繼續加大對民生設施建設的投入,尤其是水利更是需要加大投入。
大唐帝國在過去幾年裡,也是嚐到了修建水利設施所帶來的甜頭,因此繼續興建水利設施這一事上,在內閣各部裡取得了空前的一致。
元宵過後,聖天子正式批准了內閣提交的未來五年的水利設施建設方案,該方案的核心是以中央引導,地方建設、百姓配合,持續加大在帝國各地進行大規模的水師設施建設。
不僅僅要對珠江、長江、黃河等大江大河修建防洪設施,同樣也是需要對中小河流進行防洪設施建設,同時在缺水的地區進行廣泛的水利設施建設,深挖水井。
以確保降雨量多的時候,不至於發生洪澇,降雨量不足的時候,不發生大規模的旱災。
透過疏通河道、設立蓄水庫、修建防洪堤壩、修建河壩水庫等眾多的方式進行水利調節。
如果只是在一個兩個地方進行水利設施建設,這種工程自然是不大的,但是要在全國範圍內展開,那麼工程量就是龐大無比了,至少以大唐帝國的財政來說,是不可能單純依靠財政投入解決的。
中央拔下的經費一年頂多也就幾百萬兩銀子而已,對於全國的水利設施建設來說,根本是無法滿足的,必須是讓地方財政出大頭,同時還需要鄉紳乃至普通的百姓都要踴躍支援。
這種事,單純靠錢是無法解決的,因為中央沒這麼多錢,必須發動全國的力量,尤其是鄉紳們的力量。
中央財政的錢,大部分還是要投入到數大大江大河的防洪建設中去的,而普通的溝渠、小河流的防洪,則是需要地方自行解決了,至於詳細到鄉下的微型工程,那麼頂多就是當地官員前頭,讓士紳出錢,農民出力的方式來自行建設的。
水利設施,關乎到糧食產量,而糧食產量直接關係到帝國存亡!
一場大規模,遍佈大江南北的天災給帝國所造成的傷亡,可是要比韃靼人殲滅了數十萬大軍更加嚴重。
作為帝國的皇帝,李軒批准了計劃後,剩下的工作和他也就關係不大了,後續的具體的工作自然會有內閣各部去處理,然後有地方衙門去處理,他只需要看到結果就行了。
興建水利,這是宣平十五年乃至後續幾年的重頭戲,什麼攻打異族,滅掉韃靼人都沒有這個重要,所以陸軍那邊說的什麼繼續增兵,一股腦把韃靼人徹底滅掉之類的計劃,自然也就不可能成型了。
如今李軒給陸軍的任務很簡單,守住長城,然後把河套防線完善,同時逐步向陰山擴充,不求短時間內把韃靼人徹底趕走,只需要慢慢的蠶食就可以了,不用著急。
至於海軍那邊,繼續老老實實的趴著,不准他們亂搞掀起什麼大規模的戰事,和葡萄牙人打生打死,如今大唐帝國還需要葡萄牙人所帶來的海貿利潤,這一時半會的還是無法擺脫對葡萄牙人的依賴。
雖然說西班牙人也是開始逐步取代葡萄牙人的作用了,但是規模還太小,如今把葡萄牙人打了容易,但是海貿斷掉帶來的損失更大。
所以,打馬六甲什麼的還要再等等!
不過不打葡萄牙人,不代表不打其他異族,比如南洋諸島上的那些土著,海軍你自己愛怎麼玩就怎麼玩,李軒不管!
但是也別指望帝國為此而加大海軍的軍費,同時也別指望陸軍會在南洋增兵。
想要搞事,只能是依靠海軍現有的力量!
海軍那邊也是挺無奈的,不增加軍費,陸軍也不給支援,就憑海軍那點陸戰隊,怎麼能夠掌控偌大的南洋諸島啊,頂多就是和現在這樣,這裡打一下,那裡打一下,依賴逐漸增加的移民來維持在南洋的殖民。
南洋打不成,海軍又是把視線投入了太平洋深處,或者更加準確的說是太平洋對面的美洲大陸!
宣平十五年三月,海軍組織的二十多艘大型船隻正式從吳淞海軍基地揚帆起航,他們的目的地正式美洲大陸。
喜歡山溝皇帝請大家收藏:()山溝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