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胸甲騎兵團乃是大唐陸軍裡,標準的重甲騎兵部隊,其防禦力雖然不如第一槍騎兵團那些身穿全身甲的重騎兵,但是其擴大版的重型胸甲也足以讓他們擁有傲人的防護力了。
韃靼人的騎術能力,毫無疑問是頂尖的,畢竟這是他們的看家本書,準頭不錯,威力也不算弱。
但即便如此,這些韃靼人的箭支也只能採取覆蓋『射』擊的模式,在高速奔跑的馬匹上,他們不太可能準確的瞄準詳細部分,並取得命中,能夠做到這一點,就不可能是普通的韃靼騎兵,而是屬於神『射』手了,這個人肯定有,但絕對不會太多,根不可能出現好幾千人。
這些韃靼人的騎兵,把箭支『射』出來後,成片成片的箭支就是飛向了第六胸甲騎兵團的陣列裡!
然後……
然後絕大部分的箭支都是撞擊在他們的盔甲上!
這些盔甲,可都是用精鋼鍛壓打造的板甲,哪怕是為了控制重量,除了胸口位置外,其他部分都是比較單薄,但是這個薄,也只是相對於子彈而言的,至於弓箭,哪怕是這些韃靼人使用的箭頭質量還算不錯,但是威力依舊是無法和子彈相提並論。
大部分命中大唐騎兵的箭支都是撞擊在了盔甲上,至少極少數一部分才是命中率一些沒有盔甲覆蓋的部分,給少數胸甲騎兵造成傷亡。
其中大部分的傷亡也只是非軀幹部分的傷勢,因為重要部分都是有著盔甲防護呢。
倒是戰馬,除了前面幾排的戰馬有著戰馬盔甲防護外,後面的普通胸甲騎兵所乘騎的戰馬,是沒有戰馬專用的盔甲的,因此戰馬受傷的倒是比較多。
但是總體來說,韃靼人的這一波箭雨,並沒有給第六胸甲騎兵團造成什麼實際『性』的傷害,反倒是他們自己損失了一兩百號人呢。
不過雖然不太順利,這些韃靼騎兵也是沒有戀戰,高速靠近『射』箭後,立即就是高速脫離!
而第六胸甲騎兵團也是不管他們,而是繼續以小跑的姿態持續靠近!
隨著雙方的距離逐步縮小,對方是不可能持續採用這種騎『射』戰術的,至於說對方的騎兵部隊不高速衝鋒停下來『射』箭,或者是衝鋒的時候『射』箭,那麼大唐騎兵更加樂意。
因為不管那一種,都能夠給己方稍候的衝鋒帶來極大的優勢!
但是韃靼人顯然也是知道,大戰當頭,是沒有什麼時間和空間讓他們搞什麼齊『射』的,一旦讓大唐騎兵衝起來,而己方的速度沒能提起來的話,那麼己方就算是人再多,也得被絞殺。
而提速後『射』箭,等你把箭支『射』出去,人家的馬刀也就砍到你頭上了。
更何況,這種幾萬人的騎兵交戰,是一波騎兵接著一波騎兵衝鋒的,根本不可能有太多的間隙。
想要應對這樣的騎兵衝鋒,如果是步兵的話,則是結陣,用長矛、步弓或者火槍進行對抗,如果是騎兵的話,沒什麼好說的,直接衝上去,大家硬碰硬的。
韃靼人也是選擇了這種方式,俺答汗沒有任何的猶豫,當雙方的距離差不多的時候,他就是讓人吹響了衝鋒的號角!
兩萬五千韃靼騎兵開始從小跑變為快跑,然後是衝刺!
相對應的是對面的康長寧也是帶著騎兵兵團開始了衝鋒!
雙方主力部隊的距離從之前的四五百米迅速縮短為兩百米,一百米,五十米!
下一瞬間,雙方的前排騎士就是撞擊在了一起,這一切,彷佛就是之前雙方前鋒部隊的交戰重演!
第六胸甲騎兵團的騎士們,仗著密集的隊形,良好的防禦力,高大的馬匹,強行撞了上去,頓時,敵我雙方都是人仰馬翻。
僅僅是這瞬間,就至少有數百雙方的騎士死傷,但是這一切,只是開始而已。
後方更多的騎兵正在持續從上來,然後雙方發生交戰。
這是一場絕對的硬碰硬,沒有絲毫取巧的戰鬥,雙方都是不約而同的選擇了放棄遠『射』火力,弓箭,遂發手槍都是直接收了起來,只是用最原始的馬刀進行作戰。
但是很快,俺答汗就是發現了,哪怕是己方投入了兵力更多,乃是對面大唐騎兵的兩倍之數,但實際戰鬥卻沒有發揮出來該有的兵力優勢。
因為韃靼騎兵的陣列過於寬鬆,而大唐的騎兵陣型非常的緊密,這樣一對比,也就導致了,相當多的一部分韃靼騎兵,其實只是從大唐騎兵的兩側呼嘯而過,並沒有和大唐騎兵發生實際上的接觸,連線觸都沒有,就更談不上什麼戰鬥了。
而和大唐騎兵作戰的韃靼騎兵,卻是隻佔據了總兵力的四分之一不到的兵力,就這四分之一的兵力,還是分散開來的。
因此戰場上,也就出現了這麼一種詭異的情況,大唐騎兵總兵力雖然少,但是在實際戰鬥的時候,卻是有兩三個騎兵圍攻一個韃靼騎兵的情況。
而且這並不是單獨個例,而是普遍情況!
這一瞬間,俺答汗就是明白了,為什麼之前前鋒部隊會吃虧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