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數量達到兩萬人的民夫,除了運輸輜重外,還需要在沿途修建堡壘,一路修道東勝城去,最後在東勝城插下一顆超大的釘子,足以刺死韃靼人的釘子。
而要想在敵人的虎視眈眈的下修築堡壘,難度自然不是一般的大。
為了快速施工,軍方甚至都是動用了大量的水泥,而運輸水泥等物資的各類馬車,更是清一色的四輪重型馬車,這些四輪重型馬車,不僅僅載貨量大,而且還可以良好的抵抗騎兵的衝擊,陸軍那邊再在統一戰爭期間就開始大規模在平原地形裡使用這些四輪重型馬車了。
北伐戰爭、遼東戰爭裡都是可以看見這些四輪馬車的身影,不過和現在大規模的運用,卻還是頭一次。
後方的步兵大軍,那就是一個超級大兵團,兵力總數就超過四萬人了,還有兩萬民夫,這麼多人殺上草原,韃靼人要是不進行阻攔是不可能的。
因此,前期康長寧的任務就是,干擾韃靼人的視線,迷惑敵人,達到間接掩護後方步兵行動的目的,等中期隱瞞不下去了,那就是直接發動襲擊的時候了。
有自己的騎兵兵團在,那些韃靼人也就不敢輕易的對己方的步兵部隊發動進攻了。
而等到步兵部隊掩護工兵修築好了防線,那麼河套地區的戰略主動權,就可以直接回到大唐陸軍手上,到時候,依託東勝城,己方完全可以進退自如,想打哪裡就打哪裡。
騎兵兵團在康長寧的率領下,正式離開了長城,這一萬多騎兵越過長城,朝著草原殺了過去,對面的韃靼人又不瞎,肯定是第一時間就是看到了。
緊接著,眾多使者騎著快馬在草原上飛奔,他們需要第一時間把大唐陸軍大股騎兵殺入草原的訊息告知部落!
康長寧也是知道,自己一殺入草原,不用幾天時間,恐怕方圓數百里的所有部落都知道了,畢竟大唐帝國裡有驛站體系,可以做到三百里甚至五百里加急。
但是人家韃靼人大多也是有著類似的通訊體系的,而且草原什麼都缺,就是不缺馬,同時地形又是平原,使者傳遞訊息的速度更加快。
不過有那麼幾天時間的緩衝也就足夠了,他們就算明天知道了自己帶兵殺過來又能怎樣,這些遊牧民族平日裡都是分散在各地放牧的,想要集中起來打仗,需要的時間可不是一天兩天的事。
他估計著,自己至少也有半個月左右的時間。
這半個月裡,敵人尚未大規模集結,己方的步兵也能夠得到安全,同時自己也能夠先先下手為強,給部分韃靼部落造成重創。
抱著這樣的判斷,他殺入草原後,並沒有太過謹慎,而是迅速北上,形成一個巨大的箭頭向草原腹地橫掃而去,他希望趁著這個時間儘可能的削弱韃靼人的反抗能力,為半個月以後的大戰做準備。
不過,康長寧顯然是低估了俺答汗的能力以及他統帥的韃靼人的軍事動員能力,更低估了韃靼人對長城防線上的情報刺探能力。
實際上,在康長寧出兵之前,草原上的俺答汗就已經是得到了諸多預警,知道了大同府那邊大唐陸軍重兵雲集!
為預防萬一,俺答汗在數天前就派遣了使者前往各部落,徵召各部落計程車兵。
如今徵召各部落兵力的使者正在馬背上狂奔,朝著草原各處而去。
不僅僅是在土默川,臨近的河套等地區的部落,都將會陸續接到來自當代草霸主‘俺答汗’的徵召!
至於俺答汗直接控制嫡系部落,也就是土默特部,更是嚴防以待!
當俺答汗從一路狂奔而回的使者口中得知,大唐陸軍真的出兵了後,土默特部的將士們就是迅速翻上了馬背,在俺答汗的親自率領下出徵迎戰了!
喜歡山溝皇帝請大家收藏:()山溝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