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王朝所生產的諸多武器裡,目前是火繩槍是最受外族人歡迎的,但是火繩槍的出口是受到管制,每一筆出口訂單都是需要得到出口委員會的批准,有時候,出口的交易訂單甚至還是會被否決。
因此火繩槍雖然是目前大唐帝國所出口的諸多軍械裡,最受歡迎的一種軍械,甭管是北方草原的遊牧民族,還是說扶桑的大名們,乃至南洋的諸多土著,都是想要求購火繩槍。
但是實際上火繩槍的出口銷量並不算大,一年下來頂多也就賣個一兩萬支,而且這還是總出口量,分攤到所有地區和國家裡,這個數量是真的不算多!
倒是各種冷兵器的出口數量比較大,而且利潤其實還更高一些!
火繩槍的成本雖然也不高,但是冷兵器的成本更低啊,一支火繩槍的出口價格,看地區和物件不同,通常是十兩銀子到三十兩銀子不等的價格,具體價格的制定,往往帶有濃厚的政治態度。
但是一柄長刀,最大的成本就是原料了,加工那都是機械加工,三兩下就加工好了,同時鋼材目前也是大規模生產,總體成本是相當低,大體上只有那些手工打造的三分之一,甚至四分之一。
然而成本低,但是售價卻是不低啊,武器這東西的售價,從來都不是看成本的,而是看需求的。
因此利潤自然也就更高了!
而且出貨量還大!
如果說刀劍之類的售價不算太高,利潤不算太高的話,那麼板甲這東西的利潤就是屬於超高的行列了。
因為那些土著們,隨隨便便拿著生鏽的鐵刀也能作戰,戰鬥力不會比拿著鋼刀作戰差太多,但是盔甲這東西影響就大了。
而板甲,目前整個世界上也就只有大唐王朝能夠大批次的生產並對外銷售!
西方國家的板甲,目前都還停留在小規模手工打造的時代,即便是葡萄牙人,都是沒有辦法大規模生產板甲,乃至目前駐紮在馬六甲的葡萄牙人,都是拐彎抹角的透過其他渠道,購入了一批大唐王朝的出口型板,不過這倒不是說他們自己裝備,而是給麾下的土著軍隊裝備。
畢竟人家葡萄牙人也是識貨的,大唐王朝出口的這些板甲,不管是全身甲還是半身甲,又或者是胸甲,看起來似乎是用著最高等級的鋼材打造,而且表面拋光的能夠閃瞎人的眼睛,一看上去就知道是個高階貨色,但是葡萄牙人卻是知道,這些大唐王朝出口型號的板甲,其實都是徒有其表的東西,板甲裡最厚的地方,也就是胸部正面的部分,其厚度才那麼兩毫米而已。
雖然大唐人吹噓這是什麼新型合金鋼材,防禦能力遠遠超過傳統的盔甲之類的,但是人家葡萄牙人直接拿著火繩槍進行實彈測試的時候,那是一打一個洞……
讓葡萄牙人特別無語:這些大唐人太無恥了,這麼爛的板甲也好意思拿出來賣,而且還賣得這麼貴,更噁心的是,那些土著們竟然還當成寶物一樣大量購買!
這種看起來光鮮的盔甲,防禦冷兵器,弓箭什麼的效果絕對是夠用了,但是要想防禦子彈,那卻是遠遠不夠。
所以,人家葡萄牙人買來的這些大唐帝國的板甲,也是用來裝備給土著部隊的,他們自己裝備的還是高價手工打造的板甲,雖然看起來沒那麼光鮮,但是至少夠厚,能夠擁有一定抵禦子彈的能力,只不過這種自造的板甲產量太低,他們裝備自己都不夠,自然也就不可能給土著軍隊裝備了。
要知道,大唐陸軍現役的板甲,哪怕是火槍兵裝備的輕型胸甲,其正面最厚的部分,厚度都達到了三毫米啊!
而騎兵部隊裡的火槍騎兵裝備的胸甲,正面的最厚部分,其厚度度達到了四毫米。
至於大唐王朝裡目前少量的重騎兵,他們因為乘騎的是中亞馬,所以也能夠配屬重型盔甲,這些重灌騎兵穿戴的是重型半身甲,正面胸部位置的最厚處,達到了六毫米,尋常火繩槍的射擊對這種厚度的板甲那都是無能為力了。
不過這也只侷限於抵抗那些中小口徑的火槍而已,至於那些大口徑的重型火槍,比如以西班牙的重型火槍,那傢伙的口徑達到了二十毫米,而大唐王朝最近裝備的重型火槍,口徑也是達到了十八毫米,對於這種口徑的火槍而已,甭管是火繩槍還是燧發槍,那都是威力龐大。
即便是大唐重騎兵裝備的重型板甲,其防禦能力可以說是目前這個時代所能夠達到的巔峰了,但是依舊是無法抵抗這種重型火槍!
盔甲和火槍的競爭裡,火槍已經是走在了前頭!
所以,大唐王朝大量出口板甲,但是卻限制性出口火繩槍,至於燧發槍,一杆都不賣!
喜歡山溝皇帝請大家收藏:()山溝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