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有三四千名手持火槍的土著以及海盜,分成了兩邊,一邊是土著,一邊是亂七八糟的海盜,正在列陣準備發動進攻,而從他們的陣型來看,明顯是那些海盜的陣型更加的完善,那些土著們,雖然和大唐帝國,和洋人接觸多年,但是顯然是依舊沒有學到該如何使用火槍作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至於剩下的一萬多人土著,則是拿著各種亂七八糟的冷兵器!
火槍火炮這東西,在這年頭依舊是個高大上的東西!
而不出意外的話,這些土著以及海盜們手中的火繩槍,至少有一半以上都是帝國出品!
目前整個東亞地區,能夠批次打造槍炮的勢力並不大,大唐帝國是一家,葡萄牙人是一家,值得一提的是,扶桑人也會,當然了,這說的是大規模的打造,零星小規模的打造那就多了,哪怕是海盜團伙人家如果劫掠了幾個工匠的話,也能夠手工打造少許槍炮出來。
這三家能夠大量生產槍炮的勢力,其實扶桑人的產量非常有限,而且他們原來製造槍炮的基地,也就是大隅島已經是被大唐帝國攻佔,目前來說,只有九州島西部的幾個大名會打造槍炮了,產量不多,也就是幾百幾千的生產,供給他們自己使用都不夠,還得向大唐帝國訂購大量的火繩槍呢。
導致葡萄牙人,他們的產量同樣還算不錯,雖然馬六甲就屁大點地方,葡萄牙人也沒多少,但是為他們工作的土著卻是不少。
他們的產量,大部分也都是自用,他們除了裝備本土來計程車兵外,還在徵召當地土著的青壯,組建殖民地軍隊,這些軍隊同樣也是會裝備火槍的,葡萄牙人徵召土著,也是受到了大唐帝國的直接威脅,如果沒有大唐帝國對馬六甲的虎視眈眈,他們也不會徵召大量的土著充當軍隊了。
而剩下的部分,同樣也會對外銷售!
這也就意味著,在東亞地區,唯一有能力向外提供槍炮的,其實只有大唐帝國以及葡萄牙人兩家!
但是大唐帝國有著嚴格的進出口管制制度,嚴格禁止燧發槍,火炮的出口。
但是火繩槍、板甲等各種冷兵器是允許出口的,只是需要經過嚴格的稽核。
火繩槍的出口,那是因為你不賣,人家葡萄牙人就會賣,再說了,很多時候,大唐帝國也需要用武器來作為籌碼,挑撥土著進行內戰之類的,即便是那些土著拿不出錢來,有時候帝國為了其他利益考慮,都會直接白送。
比如說在扶桑地區,大唐帝國最近幾年就一直這麼幹,他們會向某些大名送少量的火繩槍,板甲,刀劍等武器,鼓動他們對附近的大名發動進攻,等他們嚐到了甜頭後,立馬高價推銷各類武器,賣完這一家後,轉身就跑到那個被攻打的大名去推銷武器了!
最後,這兩家敵對的大名,就會拿著大唐提供的各種武器進行廝殺了!
那場面,讓一群從事東洋貿易的帝國商人們笑的合不攏嘴,一個個大嘆:賣布匹哪有賣武器賺錢啊!
扶桑那邊金銀多,而且他們的市場又不大,普通民眾窮的很,大唐帝國能夠用來出口的東西,也就是一些刀劍,輕工業產業以及武器了,而布匹這玩意,早幾年銷量還可以,但是現在已經是逐漸飽和了,因為這種面對普通百姓的消費品,是需要大量的購買人口來支撐的,扶桑的普通百姓買得起的可不多。
至於其他的工業產品就更不用說了,他們賣錢買不起,東西再好也沒用,總不能虧本買吧!
沒辦法,為了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他們就是把目標放在武器上面!
因為眾多出口商品裡,武器的利潤最高!
一把軍方用了幾年的退役火繩槍,其實際價值頂多一兩多銀子,倒是賣給那些出口商人,軍方可是獅子大開口,直接要價三四兩銀子一支。
而這些武器銷售商從三大武器公司採購全新的出口型火繩槍,採購價也就八九兩銀子,要知道,這東西哪怕是好幾年前,軍方的採購價也才四兩多銀子而已,但是出口型號嘛,價格要是不翻倍,怎麼好意思說自己是武器商人。
但是那些海商們更狠!
他們把這些二手槍運到了扶桑,他們敢買十多兩銀子,至於全新的火繩槍,他們敢買三十兩!
還是數量有限愛要不要!
喜歡山溝皇帝請大家收藏:()山溝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