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以陳立夫這樣的資歷來看,下方到地方卻是不怎麼好安排了。
因為陳立夫的品級太低!
沒錯,不是他太高,而是他太低!
陳立夫是巡查處處長,這個職務只是正五品,但卻是幾乎全下最有權勢的正五品職務,往日裡他外出巡察的時候,那可都是跟那些一省大員們坐在一起討論工作的那種。
所以別看他的品級是正五品,但實際上就沒人把他當成正五品官員去看待,很多人其實都是把他當成了三品以上的大員!
但是甭管怎麼看,他卻真的正五品啊,哪怕再有權勢,那也只是個正五品啊!
而最近幾年大唐官場早已經是成熟無比,各類升遷那幾乎都已經是有了或明或暗的規則,明面上的有任職時間不到三年,不得晉升從六品。
此外,也有暗地裡的一些潛規則,比如最近兩年提拔的幾個各部侍郎,清一色的各省巡撫出身。而新出任的各省巡撫,清一色的翰林院出身。而翰林院裡官員,除了每年會試的那三個一甲學子外,從地方調任的翰林官員,清一色都是有過縣令、知州、知府等地方一把手任職經驗的。
這的是,如今要進入部堂擔任真正的部堂高官,首先你得是一省巡撫,而現在要升遷一省巡撫,你得進過翰林院,要不然的話,連提名都沒得提名。
同時,想要進入翰林院任職,就必須要有一把手的任職經驗,或縣令,或知府等。
這基本上,其實就是把翰林院當成了知府到巡撫之間的一個過渡點,地方上那些有潛力的州府一把手被調到翰林院打磨個兩三年,然後再外放出去擔任布政使,然後熬幾年再擔任巡撫。
其實如果用後世的觀念去看,其實李軒就是把翰林院當成了高階官員培訓學校,倒不是教這些官員們怎麼處理事情,人家既然能夠爬到翰林院來,就沒幾個是傻蛋,全都是要有才華有才華,要有背景有背景的那種。
李軒更加想要的是給他們洗洗腦,搞搞政治培訓,樹立起來正確的觀念,比如‘為皇上服務’之類的。
但是這種情況,只侷限於各部,而稅部,督察院,大法院這三個機構不在此粒
因為這三個機構都是內部升遷,稅部侍郎,督察院的左右都御史,大法院裡的左右大法官,那都是內部升遷,和地方沒啥關係。
因此從來也沒有出現稅務官員出任地方一把手的情況,至少,大唐王朝成立這麼多年來,就沒有發生過這種情況。
然而,這種情況在陳立夫身上卻是得到了破例!
當做過述職報告後,陳立夫一直都是猜測著自己可能去稅部什麼機構的時候,卻是接到了吏部的一紙任命!
看到這個任命的時候,陳立夫自己都是傻眼了……
讓自己去興泉府出任知府?這怎麼可能……
。
喜歡山溝皇帝請大家收藏:()山溝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