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他僱傭的翻譯也是在旁邊,把上面的內容給翻譯了起來。
而翻譯的內容,自然是大唐朝報上肯定的最新動態,聖天子頒佈聖旨,要求商貿區的交易用黃金計價,同時海關關稅的徵收,也是直接徵收黃金。
斯蘭德自然是不知道什麼叫做金本位的!
發現用黃金計價後,也沒有覺得什麼,只是覺得有一點小麻煩而已,反正黃金和白銀都是用兌換比例的,直接按照比例來就是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也是目前大部分商人對大唐王朝所頒佈的海外貿易用黃金計價,關稅徵收也用黃金計價的態度。
只不過是換了一種計價單位而已,錢還是那些錢,他們又不會因此少一枚銅幣。
畢竟大唐王朝的金幣和銀幣以及銅幣的兌換比例,一直都是隨著市場波動的,官方用銀幣計價還是用金幣計價,其實都一樣。
而李軒此舉的目的,也不是說讓白銀增值或者貶值之類的,他只是為推行黃金本位鋪路,先在海外貿易推行黃金計價,然後在國內大宗貿易推行黃金計價,同時皇家銀行開始儲備黃金,最後大規模發行金幣以及金票,最後以金票取代銀票作為大規模流通紙幣。
斯蘭德在廣州港口賣出去一批貨物後,剩下的一批硝石以及香料他打算帶到上海那邊去出售,因為根據他的經驗,那邊的收購價格要更高一些,同時也是在廣州購入了一批軍械,這些軍械都是準備運往扶桑的,至於為什麼在廣州購入而不是在上海,自然是因為廣州這邊的軍械價格要更加便宜一些,如今的廣東,可是目前大唐王朝最大的軍火生產基地呢。
後續,他將離開廣州,然後前往泉州,如果價格適合就出售一批貨物,再購入一批貨物,如果價格一般般,那麼就留到上海那邊去。
不過這些硝石,肯定是要在離開上海前全部清空的,因為這玩意也就大唐王朝的需求量大,他要是帶著硝石去扶桑,虧死他。
斯蘭德繼續在異國他鄉進行著自己的貿易,而大唐王朝的一些人,現在也是正在異國他鄉拼搏著,甚至是在更加遙遠的地方!
大唐西洋公司和格德斯的聯合艦隊,如今就停泊在印度西南部海岸的一個無名小港口裡,他們也是成為了大唐王朝裡第一支抵達印度西部海岸的艦隊,或者說,也是第一支,甚至是僅有的一支進入印度洋的大唐艦隊!
他們停泊的是一個荒無人煙的小港口,數天前他們的艦隊來到了這裡,然後在此地停泊,應子華按照老規矩,直接派人上岸,建立了一個補給站,順帶還立了個石碑,上面寫著大唐帝國領土以及大唐西洋公司領地的字樣。
這小港口很小,並沒有什麼太大的戰略價值,但是用來充當補給港口還是可以的,這一路上,應子華已經是建立了類似的補給港口十幾個,而且都是選擇了在人煙稀少,甚至是荒無人煙的小港口,為的就是避免被葡萄牙人或者其他人察覺到。
如今的大唐西洋公司實力還太弱小,來印度洋探索,也只能是偷偷摸摸的,可沒打算短時間內和葡萄牙人起衝突。
格德斯和應子華站在船頭上,身後是一群格德斯貿易公司以及大唐西洋公司的高階員工們!
格德斯道:“現在風向已經是對我們相當不利,如果我們繼續出海去西非的話,航程將會非常困難,我建議在這裡休整半年,等待新一輪的季風。”
如今已經是五月份了,東北季風已經是結束,而這對他們這支小艦隊後續的航程相當不利!
因為沒有東北季風的話,他們就無法一路順風直接橫穿西印度洋,然後抵達非洲東岸!
在這個時代航行,尤其是遠端航行,季風是非常重要的,這也是為什麼格德斯他們會在去年秋天開始出發,因為那個時候剛好是東北季風開始的季節,趁著東北季風,他們一路順風順水的來到了印度西南部區域,當然了,中間也是遭遇了眾多麻煩,海盜什麼的倒是沒遇上。
葡萄牙人的商船倒是各自遇上了一次,結果嘛,應子華親自下令,俘虜他們。
這倒不是說為了避免蹤跡被發現,而是那個時候他們食物和飲用水短缺,想要搶一波度過難關,撐到下一個預定目的地。
喜歡山溝皇帝請大家收藏:()山溝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