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商貿區最為最早,同時也是因為有著地理上的優勢,如今是發展的最好的商貿區,在這裡,擁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商人們,商貿區的碼頭上,常年都會停泊著至少二十艘以上的大型海船,高峰時期,也就是在冬季東北季風開始颳起之前,在最適合南下馬六甲乃至印度洋的時間段前,甚至能夠看見上百艘大船擁擠在一起,等待著季風開始,然後揚帆起航前往南洋各地甚至前往印度、西非的盛況!
別覺得平時二十艘少了,要知道這些可都是專門跑外海遠洋的船隻啊,哪怕只是跑南洋的小船,大多也有兩三百噸,而通常來說,噸位普遍都是五百噸起,七八百噸的都很常見,有時候甚至都能夠看見上千噸的西班牙蓋倫船出入。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而這裡,也只是商貿區港口,停泊在這裡的大部分都是專門跑外海的海船。
而不遠處,就是針對國內航線的停泊港口廣州碼頭,那裡的船隻更多,普遍來說也要小一些,小者如幾噸的小舢板,幾十噸的內河船隻為主。
大的也有一兩百噸的廣船、沙船,此外還有各類廣州造船廠、鼎盛造船廠建造的三五零商船、六八零商船等新式商船。
大大小小的,一眼看過去幾乎鋪滿了江面,密密麻麻怕是幾百艘都是有的。
這裡,是大唐王朝,乃至整個東亞範圍內,最為繁忙的港口,連擁有極大潛力的上海港口,暫時都比不上廣州港口。
商貿區這裡,每天的交易量都是非常巨大的,時不時的就有大型的海船被引導著進入商貿區港口!
今天,又有一艘至少六百多噸的蓋倫船緩緩駛入了廣州商貿區的停泊港口,這是一艘從馬六甲出發,趁著西南季風北上來到廣州的葡萄牙商船,這艘船隻的擁有者,乃是斯蘭德船長。
斯蘭德是一個葡萄牙商人,和不少只有一艘船,同時兼任船長的商人一樣,他也是水手出身,奮鬥了幾十年才是攢出來了購買一艘二手商船的錢。
不過他購入了這艘二手蓋倫船後,並沒有和很多同行們一樣跑的是遙遠而漫長的歐洲到東亞的航線,他跑的東亞航線,大體上就是馬六甲到日本。
這條實際上也是目前東亞海域的主要航線。
這條航線目前不算漫長,但也不算短,沿途補給非常方便,風險小,跑一次的總體利潤雖然不多,但是勝在一年就可以跑一個來回,而且因為有著大唐王朝這個超級大的經濟體作為支撐,不怕沒有生意做,如今的大唐王朝是什麼都要,什麼都買,只要不犯傻,跑這一條航線怎麼都不會虧本。
這航線基本上就是夏季趁著西南季風從馬六甲出發一路北上,沿途經過安南的幾個小港口,再進入大唐範圍內,根據情況可以進入到廉州、廣州、泉州、寧波、上海這五個港口進行貿易。
把部分歐洲、非洲、西亞以及印度、南洋等地區的特產,比如南洋的香料什麼的。在大唐的港口賣掉一大部分回籠資金。
然後在大唐的港口裡購入大唐的特產品,比如絲綢、茶葉、瓷器、玻璃、香皂、布匹、呢絨、火柴等等,這些東西收購到手之後,不管跑到哪裡去買都是能夠賣出好價錢的東西。
此外還可以購入精鋼打造的腰刀、精鋼打造的板甲乃至火繩槍這些軍械武器,大唐王朝的三大武器公司,很樂意出售這些武器盔甲,而這些東西在扶桑或者是南洋,甚至是運到印度去,那一大堆人搶著要。
尤其是板甲,其製作精良,連葡萄牙人自己看了都眼紅,如今在馬六甲上的葡萄牙人駐軍,不少人都是裝備了大唐生產的板甲呢。
離開上海後,如果時間充足的話,他們還可以繼續北上,去朝鮮,去琉球,然後再去扶桑,把貨物賣掉後,可以購入扶桑的一些特產,比如說硫磺,扶桑火山多,硫磺產量也大,而大唐王朝因為軍事以及工業需求,對硫磺的需求幾乎是不限量的,價格給的也算不錯,所以每一個到扶桑貿易的商人,都是或多或少的帶上一些硫磺。
然後就是黃金以及白銀了!
是的沒錯,商人們來扶桑貿易,更主要的還是為了他們的黃金和白銀,如今的扶桑黃金和白銀的產量,相對於同時期的其他地區而言是比較大,說是遍地金銀也不為過,而且因為銅幣奇缺,所以他們的黃金、白銀和銅幣的兌換比例是比較低的。
不少人都是拿著銅幣來這裡兌換黃金白銀,然後直接帶著黃金白銀走人的。
喜歡山溝皇帝請大家收藏:()山溝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