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到時候即便是把諸多權力給拆分出去了,稅部的許可權依舊會是大唐王朝內閣下屬各機構裡最大的了,不為別的,就是因為它是徵稅的。
畢竟李軒可沒有撤銷稅務稽查隊的打算,而且還打算把稅務稽查隊正規化,讓稅務稽查隊成為一種稅務警察。
成立海關總局的時候,李軒順便還對現在的海貿政策進行了一些小改動,改動不算大,主要是對部分進出口的物資進行關稅調整。
大幅度降低了各類原料的進口關稅。
但是卻是對進口工業品製品提高了高關稅,比如說從扶桑進口的刀、摺扇,從洋人進口的槍炮等,甚至有商人從南洋佛郎機人控制的馬六甲那邊的造船廠裡訂購船隻,這些,都是通通被提高了關稅。
出口方面,則是表現為兩個極端,一個華夏的特殊的,而且近乎是獨有的出口產品,比如絲綢以及生絲等相關產品則是略微提高了出口關稅。
因為這些東西都是獨家產品,提高出口關稅也是相當對提高價格,而提高價格了你該買還是得買,更何況,這些東西經過海路運輸到歐洲去後,價格都翻好幾倍了。
華夏到歐洲的絲綢生意,其重點不是進貨價是多少,而是能不能安全的運回去!
而針對北方草原,茶、鹽、鐵等產品也是提高了出口關稅。
但是另外一些產品,卻是大幅度降低了出口關稅,那就是布匹、肥皂等輕工業製品!
尤其是布匹,為了迅速的在其他地區開啟市場,和當地的土著們自己的手工織布進行競爭,價格低廉是必須的。
如今來自華夏的各種廉價的機制布,已經是開始廣泛的進入東南亞各地、扶桑各地,甚至就連朝鮮都是湧入了大量的機制布匹,不知道造成了多少貧寒之家失去了手工織布的這項額外來源,進而造成當地經濟動盪。
機制布匹,在李軒看來,這不僅僅是大唐王朝用來斂財的戰略產品,更是用來破壞外部土著國家經濟,政局的戰略武器!
當初大唐王朝裡的機制布剛出現的時候,江南地區的很多紡織作坊也是倒閉眾多,織工動亂可不少,也就是後來大唐王朝佔領了江南地區後,在當地建設了不少的紡織工廠,把當地的織工重新僱傭了起來,要不然的話,還不知道要造成多少的動盪呢。
但是布匹是需要大量棉花作為原料的,而如今大唐王朝的棉花種植數量雖然以爆炸式的速度快速增長,但是依舊難以滿足龐大的需求,並透過海運大量購入。
如今很多阿拉伯、印度甚至是佛郎機人過來的貿易的時候,都是裝著大半船棉花以及小半船銀子或者金子過來貿易的!
為啥不全帶棉花?因為他們得留出船艙來裝銀子或者金子啊。
沒辦法,雖然大唐需求的棉花多,但是棉花又不是什麼昂貴物資,一整船也值不了多少錢,而他們需要購入的貨物,卻都是絲綢啊,瓷器啊,茶葉什麼,這些東西可都不便宜,尤其是絲綢,那可是正兒八經的奢侈品。
不帶這麼多現銀現金過來,他們那什麼購入絲綢啊?
而有些聰明的商人,則是運輸一些大唐王朝給的價格高,而且同樣需求量大的商品,比如說硝石和硫磺,這兩樣東西,大唐王朝的官方長期求購,運來多少就要多少,而且價格還不低。
同時香料也算是一種用來平衡貿易逆差的重要貨物,但是如今大唐的商人們自己都是出海到南洋尋找香料運回國內呢,可不會給其他國家的商人們太多的機會。
所以現在,大唐王朝和其他國家的貿易裡,甭管是和扶桑、南洋土著的貿易還是和佛郎機人、西班牙人的貿易裡,都是順差,而且是規模非常大的順差。
每一次貿易,就有一堆白花花的銀子進入銀庫,銀庫裡的銀子一天比一天多,皇家銀行的銀庫都是建了一個又一個,一個比一個大!
但是幾年過去後,宣平七年五月下旬,稅部金融司司長王浩門大人卻是給李軒上了一個摺子,摺子上提出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我們要那麼多銀子幹嘛?
王浩門大人在摺子裡說,銀子不能吃不能用,除了作為首飾以及少量工業應用外,幾乎沒有實際使用價值。
那些蠻夷們不斷開挖銀礦,然後拿銀子來我們這裡買走貨真價實的各類產品,而我們只得到了一堆又一堆不能吃不能用的銀子,想要花還花不出去,因為我們是貿易順差!
這樣的話,問題來了:我們要這麼多銀子幹嘛啊?
————
今天開始新一輪的爆發,每天三章萬字更新,大家給點支援,讓雨天我碼字起來更加有勁!)
喜歡山溝皇帝請大家收藏:()山溝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