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加不要說,他還升為了正七品的刑警副科長呢!
按照大唐王朝現在的慣例來看,一般來說八品和九品就是低階官員,七品、六品、五品就是中級官員,而四品以和三品,那是高階官員。
至於二品和一品,那可就是站在政治生態圈裡裡最頂層的一群人了,哪怕是從二品的,那也是一省巡撫或者是一部侍郎。
雖然七品只是中級官員裡比較低階的中級官員,但那也是中級官員啊,放在地方里,那可就是一鎮知鎮,十足十的一把手,在縣衙門裡,那也是巡警局的局長。
如果未來十幾二十年再努力努力,再往上爬幾個品級的話,太高的不敢指望,但是當一個正五品的府巡警局的局長還是有那麼一點希望的。
首功者撈取了最大的好處,其他人的也都不差,參與行動的其他七個巡警,一個都沒落下,全都官升一級,從九品的晉升為正九品,正九品的晉升為從八品,賞銀也是數十兩到百兩銀子不等。
至於把八十幾個第七步兵師的將士們,他們的獎賞就和地方衙門沒啥關係了,但是軍方更是賞罰分明!
領隊的上尉隊長,獲得了免考進入御學堂學習的機會,而這個機會,比直接給他晉升軍銜或者是發賞金,要更加重要。
因為隨著大唐陸軍的正規化,對中高階軍官的素質要求也是越來越高,武學堂裡的畢業生們,當個尉官是沒有多大問題的,當個普通的校官也是可以的,但是想要進一步成為主力部隊的主官,比如說步兵團的團長,乃至以後晉升准將,成為將官的一員,那麼沒有御學堂學習的經歷,那基本是不太可能的。
這倒不是學歷歧視,而是沒有經過御學堂的專業理論學習,真的難以承擔這些職務。
如今武學堂和御學堂在大唐陸軍裡的分工是非常明確的,武學堂是基礎類的軍校,如今的學制也是擴大到了三年,這三年裡,他們主要學習的是基礎類的戰術,另外還要相當多的一部分文化課程。
或者說,武學堂那邊學習的是如何指揮一個隊、指揮一個營,少部分則是涉及團級指揮。
但是御學堂那邊,起點就是教你如何指揮一個團,一個師,乃至一個軍,教授你該如何策劃一場規模龐大的戰役!
比如說西南戰役這種!
更簡單的說:
武學堂,培養尉官和校官!
而御學堂,培養將官!
如今大唐陸軍裡,除了極少數早期從龍的將領外,其他的准將級別以上的將官,清一色的御學堂出身,而中將級別的,沒有一個例外,全都是早年李軒親自教授的御學堂學生。
考入御學堂,這是幾乎所有中低階軍官的夢想,但是想要考入御學堂卻是非常的困難,每年武學堂裡的畢業生,只有最優秀的十幾個人,才能夠得到直接升入御學堂學習的機會。
而大部分畢業生則是需要先服役一段時間,然後自行備考,並參與考試,合格後方能進入御學堂學習。
而少數立下了大功勞的人,也會被獲准直接免考進修!
領頭的上尉隊長獲得了入學御學堂的機會,其他的將士們也是獲得了不小的好處,總之是人人都沒有落下。
由此可見,張嶽就像是一個大號的照明燈,給他們照亮了人生的新希望!
而此時的張嶽,現在在那裡呢?
他已經是被海軍接管,被關押在一艘甲等內河戰艦上,他將會被海軍押送回金陵,到時候,等待他的自然不會是什麼好下場。
當然了,按照大唐王朝優待俘虜的傳統來看,只要張嶽不是硬著脖子,不公然反抗之類的,這性命估計是能夠保住的。
殺前明高階降官,從來都不是大唐王朝的愛好!
他們更加樂意,勸說此人公然背叛明王朝,然後投身大唐王朝這個光榮偉大的大家庭,由此來提高政治影響力!
大體上就是這麼一個意思:大家快來看啊,前明閣老都跪舔我們大唐了,我們大唐不愧是全宇宙無敵的偉大王朝啊!
如果前明高官不願意主動投誠,那也沒事,禮部朝報司裡一大群文豪,大部分都是前明進士出身,有少數還是前明翰林院出身的狠角色!
模仿他人風格寫一篇投誠文書那都是小兒科,甚至連模仿筆跡都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然後再蓋上前明高官的私人印章,往大唐朝報上這麼一刊登,誰敢說這是假的投誠文書?
興許不用多久,一篇張嶽血書控訴偽明種種不是的文章就會在大唐朝報上刊登出來。
喜歡山溝皇帝請大家收藏:()山溝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