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天子親臨前線,並且親口許下了升官發財的承諾,這對於參與漢陽戰役的十萬將士而已,毫無疑問是極大的鼓舞!
精神激勵和物質激勵綜合在一起,殺傷力是巨大的!
這個世界上能夠堅定抵抗住的人,並不是說沒有,但絕對是少數!
尤其是這些承諾的背後,大唐陸軍還佔據了近乎絕對的優勢,城內死守的明軍督標,之前一共也就三萬人,經過數天的炮擊後以及試探性的作戰後,明軍方面至少也減員了數千人,而且這些減員的人大部分還是非常重要的炮兵!
這年頭的炮兵可是技術含量相當大的,有經驗的炮手和沒有經驗的炮手,使用同一門火炮,其差別是巨大的,明軍督標的炮兵死傷甚眾,後續就更加沒有辦法對抗大唐陸軍的炮擊了。
如此情況下,大唐陸軍的炮兵就是佔據了絕對的優勢,這種火炮上的絕對優勢,就能夠迅速成為轉化成為步兵們的優勢。
當總攻的命令下達後,各部隊衝鋒的號角吹起時!
第一波攻擊的數萬大唐將士就是如同決堤的洪水一樣,衝向了漢陽府城的城頭!
其中的眾多突擊營將士,則是決堤洪水中的排頭兵,他們清一色身穿各型別號的板甲,從交通壕裡一躍而出,然後奔向數十米外的城頭!
城內的督標中軍自然是不會坐以待斃,眼睜睜的看著大唐陸軍衝上來,他們也是在進行拼死反抗!
冒著大唐陸軍的炮火,他們在城頭上用殘存的各類火炮進行炮擊,碗口炮、佛郎機炮、野戰炮,當然了還少不了火槍兵的火槍!
不得不說,督標中軍的火力要比其他的明軍強,而且是強了不少,但是可惜的是,他們對上的卻是大唐陸軍,而且還是完成了換裝的大唐陸軍主力。
這一次參與西南戰役的大唐陸軍各部隊,清一色的都已經是完成了步槍換裝,火繩槍早已經是棄之不用了,代替的則是清一色的燧發槍。
去年春夏之交的時候,北伐戰役裡的大唐陸軍只有一個步兵師以及一個近衛軍裝備了燧發槍,但是等到了去年冬天的時候,參與西南戰役的大部分主力部隊已經是成功換裝了燧發槍,而等到了宣平七年正月下旬的今天,所有參與西南戰役的部隊已經是盡數完成了換裝!
燧發槍,成為大唐陸軍目前最為主要的步兵武器!
而這也就代表著,大唐陸軍在步兵火力上,哪怕是同等兵力下,也是要遠遠超過依舊裝備火繩槍的督標。
而更加不要說,此戰中,大唐陸軍的兵力幾乎四倍於城內的督標中軍。
當前排的諸多步兵們發起衝鋒的時候,後排提供火力支援的燧發槍兵們一排排的朝著城頭開槍,他們的目的倒不是說殺傷多少明軍,而是要徹底壓制城頭上明軍的反擊。
數萬只火槍進行壓制性的開火,無數的彈丸打在城垛上,濺起無數的砂石,而那些敢探出身子來反擊的明軍,只要敢冒出來,那麼很容易就會被打成馬蜂窩。
隆隆的炮聲,清脆而密集的槍擊聲,榴彈爆炸的聲音,雙方將士吶喊的聲音,在這一刻,充斥著整個戰場!
哪怕是隔著一條長江的南岸江夏縣城裡,人們也是可以清楚的聽見隆隆的炮聲,透過隆隆的炮聲,他們就能夠感受到數千米外殘酷戰爭。
數萬人的衝鋒,而且還是密集隊形衝鋒,這種情況如果是在發明並大規模裝備了機槍的時代裡,那麼就會看見成片成片計程車兵被重機槍割麥子一樣被割到。
但是,現在卻是沒有機槍!
明軍手裡雖然有散彈炮,佛郎機炮以及野戰炮,說起威力來也不算小,一炮打中了,那麼也能夠給大唐陸軍造成不小的傷亡,但是這些火炮,卻是有一個巨大的缺陷,那就是火力的持續能力太差了。
火炮開火後要想再一次開火,那可是要進行重新裝填的,而這種裝填是需要時間的。
裝填時間,那可是按照分鐘來計算的!
而哪怕是身穿重甲的突擊營刀盾兵他們從三十米外衝到城牆,整個過程都是絕對不需要一分鐘!
換句話說,城頭上的明軍實際上只有一次,頂多兩次開火攔截的機會!
所以當城頭上的明軍開火,殺傷了不少衝鋒中的大唐將士後,城外指揮作戰的那些大唐陸軍的軍官們,卻是一個個都是露出了興奮之色,然後揮舞著指揮刀,大聲喊著:“衝啊!”
哪怕是經過幾次戰鬥的普通士兵們,也是知道槍炮開火後,需要漫長的一段時間進行裝填,要不然的話,你以為大唐陸軍喜歡在正面野外決戰的時候玩貼臉齊射刺刀一波流啊。
那不是火槍的速射太慢,而且距離遠了命中率又太低,所以乾脆是靠近到三十米內再開火,確保比較高的命中率,然後打完齊射直接刺刀衝鋒了!
這也是為什麼,大唐陸軍執行標準野外作戰任務的時候,只要求火槍兵們攜帶五十發子彈的緣故!
而實際上根本就用不了這麼多的子彈,往往是一場大規模戰役下來,火槍兵們也就開那麼幾槍而已!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比如說北伐戰役的時候,實際上很多部隊裡計程車兵,連這五十發子彈都沒有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