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除了自己、物資短缺外,移民屯墾司還上報了另外兩項難題,一個是水土不服,移民在路上以及抵達目的地後,傷亡率一直居高不下。
從傳統人多地少的中原地區,也就是皖北、河南、山東等地區遷往湖南的移民都還好一些,水土不服雖然也有,但是不至於太麻煩,但是遷移到兩廣地區的移民,就是很難適應當地的氣候了,水土不服的同時,又因為移民普遍缺醫少藥,因此導致的傷亡率相當大。
最後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問題就是:故土難離!
他們在招募移民的時候,很多人都不願意離開家鄉,前往千里甚至數千裡外的地方開荒。
哪怕是去了後就有土地分給他們,哪怕是移民屯墾司會把他們送到目的地去,路上不用他們自己花費一文錢。
哪怕是這些人在故鄉生活的窮困潦倒,沒有自己的土地,難以果腹,但是他們對遙遠的遠方依舊充滿了恐懼,不願意離開他們熟悉的故鄉。
對於移民屯墾司提出來的這些問題,李軒可以說是相當重視的!
移民到了地方後生活困苦,開荒困難,這個問題最好的解決辦法自然是增加經費支出,有錢了什麼都好辦,但是財政有限,各方面都要用錢,自然是不可能說給增加移民投入就能夠增加的。
中央不可能增加經費的情況下,李軒覺得有必要讓各地方衙門充分的承擔起來屬於他們的責任,不能事事都指望著中央財政撥款,各個地方衙門也是需要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尤其是接受移民以及組織移民的源頭和目的地這兩級地方衙門,在組織移民的時候,當地的衙門需要提供必需的財政支援,畢竟組織移民去其他地方墾荒了,對當地的人口、糧食壓力也是一個極大的減輕,為此付出一些代價自然是應當的。
而接受移民的地方更是如此了,一大群移民來到了你們這裡,以後就是你們轄區的百姓了,你不可能不管不顧吧。
移民這種事,其實本來就應該是中央牽頭,地方協助的事,如今倒好,移民屯墾司啥都全包了,人家地方衙門在一邊看戲,彷佛和自己沒有關係一樣。
這樣的情況不能這麼持續下去!
水土不服的問題,這也是沒有辦法,誰讓華夏這麼大,中原地區和南方地區的氣候環境自然是有極差差別的,能夠做的只能是儘可能的提供醫藥了。
而提供醫藥這種事,同樣是離不開當地衙門的支援,要不然的話,就算是李軒把全部御醫派出去也不夠用啊。
最後故土難離嗎,這一點在李軒看來倒不是什麼大問題!
說什麼故土難離之類的都是扯淡!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人挪活,樹挪死!
在窮困潦倒的時候還不願意離開故鄉,到新地方里混一口吃的,無非就是膽怯而已!
就如同後世改革開放後,有人願意走出門,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併為自己的未來去奮鬥,而有的人,對外界充滿了恐懼,生怕出去了不知道該如何面對!
因此對於這種情況,李軒也是沒有什麼好說的,愛去不去,不去拉倒!
只要移民屯墾司做好宣傳引導工作即可,必要的時候,大唐朝報也是會進行一定的配合,沒有必要做太大的反應。
而人多地少的地方,無地農民多了去,總會有人願意去新地方開始新生活的,而有的人不願意離開故鄉,就不離開唄,這世界上又不是少了誰就不轉了,李軒也沒說要把某個地方的人口全部都移民走啊!
大唐治下那麼多地方,人多地少的地方多了去,人少地多的地方也是多了去,目前來說總是能夠找到足夠多的移民以及荒地的,部分人故土難離不願意移民其實不是什麼大問題。
這對移民屯墾司的諸多問題,李軒在前往漢陽的路上,專門在御艦上召開了御前內閣會議並做出了重要指示:京畿各部門以及各地方衙門要把移民事務當成帝國未來的百年大計去做!
最後他重申了關於移民政策的基調,那就是:堅持移民一百年不動搖!
李軒專門這對移民事務召開了御前內閣會議,而且還直接在御前內閣會議裡強調某種論調,這種事很少見。
但是每一次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臣子們就知道,聖天子對此事很重視!
聖天子重視,臣子們自然就更重視,並且會沿著聖天子指出的道路向前走!
所以不用多久,最新一期的大唐朝報上,頭版頭條上的大黑字標題,就是聖天子在內閣會議上的原話:堅持移民一百年不動搖!
喜歡山溝皇帝請大家收藏:()山溝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