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守長江以北後,督標繼續發揚了他們的戰略防守能力,以漢陽為中心,把長江以北的湖北地區打造的跟鐵桶一樣。
迫使了大唐陸軍第一軍長期只能是在長江南岸和他們進行對峙,根本就打不過去。
某個督標的高階將領斷言,即便是有十萬偽唐賊軍來攻,漢陽也能夠守住!
當時他說這句話的時候,大唐陸軍在整個湖廣地區,也就那麼兩三萬人而已,十萬人,也就只能奢望了。
但是現在,大唐陸軍卻是真的投入了十萬兵力來攻打湖北!
第一軍、第二軍、同時還有戰略預備隊的第五軍,以及周邊的一部分部隊,總兵力甚至都已經是超過了十萬!
這種情況下,他們還能夠守住嗎?
督標裡的不少高階將領對此信心很足,但是不少人也是保持悲觀態度,比如說張嶽非常信任的手下,新任,同時也是首任川東巡撫宋志文就是曾經如此建議張嶽,放棄難以防守的漢陽、黃州府等地,集中兵力死守荊州,尤其是巴東地區,關上入川的大門。
這樣,他們就能夠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來發展四川,積攢實力,最後殺出四川,奪取中原,中興大明!
但是,宋志文的這個建議卻是被張嶽毫不猶豫的就拒絕了。
張嶽是不知道湖北地區難以防守嗎?難道他不知道把兵力側退到巴東,乃至撤退到四川去更容易防守嗎?
他知道,但是他能夠這麼做嗎?
他不能!
就和大唐王朝是依靠著新興的工商階層,農民來獲得自己的基本盤,從而征戰天下一樣。
張嶽的督標,而已是有著自己的基本盤的,那就是士紳地主,尤其是湖廣地區計程車紳地主。
這些士紳地主們出錢出力,才是幫助張嶽維持了這麼龐大的一直督標軍隊,如果張嶽要放棄湖北的話,你猜會發生什麼情況?
大量督標的將領們,會毫不猶豫的拒絕張嶽的命令,然後依舊帶領軍隊死守湖北!
因為湖北才是他們的家園,他們的跟,四川,關他們屁事啊!
而張嶽,並沒有辦法和大唐王朝裡的李軒一樣,對軍隊具有完全的掌控能力。
張嶽對督標的掌控,是比較傳統的,他依靠軍方高階將領的效忠,從而保障對軍隊的控制權。
督標的高階將領們,則是依靠中級將領的效忠,來控制部隊。
而中級將領,則是依靠低階將領的效忠來控制軍隊。
低階將領依靠士兵的忠誠來控制軍隊!
一層又一層的效忠關係,讓張嶽掌控了已經融合了湖廣練軍、四川練軍,原有督標,如今總數超過了十五萬人的督標。
而也正是這種遞層效忠關係,構成了督標的戰鬥力!
因為,督標的將士們,某種程度上來說並不是為了張嶽而言,更不是為了遠在四川成都的景王而戰,他們是為了自己而戰。
你想讓湖北本地士紳地主的嫡系子弟,帶著自家的佃戶、本地的農戶子弟所組成的軍隊,跟著你張嶽去四川,別做夢了。
他們寧願投降也絕對不會去四川!
所以張嶽號從來都沒有打算過帶著督標主力放棄湖北,然後退守四川,至少,他不會帶著湖北本地計程車紳將領們所帶領軍隊去四川,因為就算想去,人家也不會去。
不過,這並不代表他沒有做後手
湖北很難守住,他非常清楚,所以在佈防湖北的時候,他也是做出了其他的安排,宋志文入川就是最明顯的例子,宋志文入川了,帶去的不僅僅是他一個人,還有眾多的督標將士,同時督標還開始拉攏四川本地計程車紳地主們,在四川組建督標。
或者說應該是組建四川本地的督標軍隊!
而這一點,宋志文乾的很不錯,最近一年多來,他帶著張嶽的期望,在四川已經是成功編練了至少五萬人的軍隊,同時還在重慶府建立了大量作坊,把原來在漢陽地區的大量工匠都是遷移到重慶府去,其中負責駐防巴東的就是四川地區出身的督標。
喜歡山溝皇帝請大家收藏:()山溝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