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是修築這些菱形堡壘會耗費大量的精力和財富,但是這些投入和維持龐大數量的軍隊相比,還是堡壘更划算一些。
畢竟說到底,大唐西洋公司還是一家商業公司,哪怕是擁有軍隊和貿易壟斷權,但是本質上依舊是一家商業公司,賺取利潤才是它存在的意義,所以控制成本就變得非常重要了。
一座小型的稜堡,耗費的金錢雖然不少,但是大唐西洋公司又不會傻到萬里迢迢從本土僱傭工人,運送建築材料去修築堡壘,材料可以就地取材啊,修築城池的工人完全可以徵用當地的土著嘛,還不用發工資。
什麼,土著不願意,土著們強行要求發工資?
麻蛋,你當大唐西洋公司是做慈善的啊?
還是你以為大唐西洋公司幾千人的武裝力量是擺設啊!
還發工資,想多了你!
所以這麼算下來,大唐西洋公司在海外殖民地修建稜堡的話,所需要付出的代價只是些許的時間,以及少量的炮彈和子彈!
其他的,完全可以就地取材,半文錢都不用!
不過大唐西洋公司在海外可以這麼幹,大唐陸軍在國內肯定是不能這麼幹的,大唐陸軍要徵用國內的民夫修建堡壘可以,但是不給工資不給口糧?
保管一大堆人彈劾!
因此從某些程度上來說,其實大唐西洋公司在行事上,要比國內的陸軍和海軍更加自由和方便一些,沒有那麼多的限制。
稜堡這個東西,已經是開始在歐洲興起,如今在東亞也是被大唐王朝所引進,並且準備發揚光大,但是眼前的這個宿松城,或者說是西南地區的其他城池,可不是這些稜堡。
打起來的話,王朝宏完全可以用老辦法:炮轟、爆破、重甲步兵突擊!
一般情況下,這麼三板斧砍下去,這城一般也就破了!
之前大唐陸軍攻克明軍的眾多城池,甭管是長沙還是揚州又或者是安慶,基本都是這個套路。
對面的督標也是知道這種套路,但是知道這種套路不代表他們就有辦法應對啊!
沒有稜堡的情況下,防守城要應對這種套路很簡單,只需要防禦方的火炮能夠壓制進攻方的火炮,那麼基本就守住了一大半。
但是話又說回來了,假如防守方有這麼多火炮的話,他們還守什麼啊,直接打出來野外決戰還不更乾脆啊!
城內的明軍火炮雖然不少,但是第二軍的火炮更多!
進攻開始後,隆隆炮聲就沒有聽過,一枚接著一枚炮彈從城外飛向城頭,偶爾城頭上會騰出一團巨大的白煙以及爆炸聲,那是重型榴彈炮所發『射』的榴彈爆炸了。
而實心彈有些則是打在城垛上,飛濺的碎石收割著無數人的『性』能,有些直接打在了城牆上!
尤其是那幾門十四斤的艦載加農炮,巨大的實心炮彈每一發都是準確的落在了城牆上,並且還集中在一個地方。
炮彈的巨大動能,讓宿松城的小城牆承受了巨大的壓力!
哪怕是督標已經是加強過了城牆的厚度,但是底子還是太弱了,只有區區三四米的城牆厚度,可擋不住十四斤火炮的持續轟擊。
更加不要說,第二軍還準備了兩個爆破點呢!
總攻第一天,那是雙方火炮的天下,第二軍在第一天裡,足足打出去了八千發炮彈,直接轟塌了好幾段城牆,只不過守城的明軍也是反應迅速,第一時間就是開始維修,並且增派兵力進行防守。
再加上當時明軍的火炮也還比較多,這貿然發動進攻的話,雖然打進去的希望很大,但是損失估計也不會小,所以王朝宏選擇了等一等,讓火炮再打兩天看看。
反正這一戰,樞密院對第二軍承諾過,彈『藥』,尤其是炮彈那是絕對管夠!
王朝宏可是很久沒有像這樣揮霍彈『藥』的機會了,這一次有了機會,那可不就得打個痛快,如果能夠用炮彈直接把宿松滅掉,他並不介意把帶上的三萬發炮彈都打出去!
喜歡山溝皇帝請大家收藏:()山溝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