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而宣平八年的話,收入會繼續增加,有可能達到七千多萬兩,等到宣平九年,這個數字極有可能突破八千萬。
但是稅部的人也是在報告上很明確的說,這個預估,只有宣平七年的預估是八九不離十,因為預估的時候,稅部方面的預估,主要把新佔領地區的農業稅加上去,然後再把現有控制區的預定增加部分加了上去。
但是到了宣平八年的話,這個數額的增加,主要就是來自農業復甦、工商業發展所提供的增加兩。
等到宣平九年的時候,其增加量基本上已經是集中在工商業的增長上。
但是預估之所以是預估,那就是因為稅部也知道後幾年大唐的工商業到底發展的如何,農業復甦會不會和預估的一樣快速。
所以,他們也只能是給一個大概的數字,而且還不保證這個數字的準確性。
而支出方面,則是軍費、行政費用、各種補貼等等,也是隨同著財政收入的增加而增加。
李軒仔細看過後,覺得以未來大唐王朝的財政情況,一年要給海軍五百多萬兩銀子軍費,還是有些勉強,畢竟陸軍那邊一年就得兩千多萬了。
尤其是海軍的軍費,和陸軍不一樣,陸軍擴張的時候,打仗的時候是需要花很多錢,但是等到了和平時期,或者是沒有大規模戰爭的時候,其實主要開支就是維持費用,可以剩下來一大截。
但是海軍那邊,現在給了五百萬兩,以後別指望能夠降低下來了,基本上要一直保持這個水準,才能夠維持艦隊規模。
所以李軒瞭解過了未來三年的財政情況後,直接就是給海軍方面做了批示,一年四百萬,再多就沒有了,然後你們海軍根據這個數字進行艦隊的擴張。
海軍方面倒也是沒有矯情,訴苦了幾番沒有效果後,老老實實的遞交了新的艦隊擴充方案,而這一次,戰列艦和巡洋艦的數量沒有減少,不過各種輔助艦的數量減少了不少,港口設施之類的計劃也是減少了不少。
隨後李軒正式批准了海軍第二輪遞交的艦隊擴充方案,由此拉開了大唐海軍艦隊擴張的序幕!
當國內的海軍展開了艦隊擴張的時候,爪哇海巽他海峽東部,一支規模不算龐大的艦隊正在停泊在海面上,但是他們並沒有直接透過海峽,而是正在朝著海峽東部的陸地駛去。
那裡,是爪哇島的西段:萬丹!
此地實際上和馬六甲非常相似,因為都是扼守海峽的重要地點,所以這一次南下爪哇海,當格德斯和應子華仔細商議過後,覺得硬闖馬六甲海峽還是太危險了,所以艦隊改道巽他海峽!
而這一條海峽,目前還沒有被其他歐洲的殖民者所掌控,海峽兩邊的蘇門答臘島、爪哇島依舊處於當地土著的統治之中。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東南亞各地的土著們,尤其是沿海港口地區的一些土著們,其實很久以前就已經是開始和西亞地區、印度地區的海商們進行接觸,並且是受到了他們的眾多影響,比如說宗教信仰。
對於歐洲人,他們也不陌生!
而對於華夏人,他們自然就更加不陌生了,華夏王朝的海商們,其實一直都是廣泛活躍在南洋各地,雖然說來爪哇島的並不多,但是卻總是有的。
艦隊靠近了萬丹的港口後,並沒有受到當地土著們的排斥,反而是受到歡迎,而且還很愉快的進行了一番貿易,他們用香料換取了船隊帶來的部分貨物。
並且對應子華所提出的,大唐西洋公司希望在萬丹建立一個商館,留下若干人員駐守,存放貨物,以便長期貿易的請求,很痛快的就答應了,讓應子華大呼:南洋百姓真好客!
反正華夏人也不是第一個來貿易的了,西亞國家的人,印度人,歐洲人都來過,只不過是希望在海邊得到小小的一塊地皮建立一個商館而已,算不得什麼大事!
並且大唐西洋公司還給錢購買地皮,明面上購買地皮的錢可不少,而私底下給那些官員們的更多!
再說了,他們也不敢反對啊!
應子華跟他們提這個要求的時候,港口外的戰艦剛好開啟炮窗,露出了一排排黑黝黝的炮管,順便還進行了一輪齊射演習!
喜歡山溝皇帝請大家收藏:()山溝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