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平鎮一戰,北方明軍最後的十餘萬主力,被大唐王師徹底擊垮,五萬餘韃靼騎兵損失過萬後狼狽而逃,從此,北方數省,再也沒有明軍或者是韃靼騎兵可以阻擋大唐王師的步伐了!
哪怕是現在在其他各地還有眾多殘明勢力,比如張嶽在湖廣、四川、雲南依舊有十餘萬大軍,在陝西、山西河南等地也是依舊在明王朝的控制下。
但是!
今天一戰,依舊足以宣告大唐王朝對華夏大地的唯一統治權!
所以李軒的心情是好的很,如果不是北上親征的時候沒帶上宮廷舞蹈團,恐怕今天晚上他都要指導舞蹈團成員舞技一整晚了。
不過即便是有些小缺憾,但是卻是絲毫沒有影響到李軒的好心情!
後續的追擊作戰,李軒已經是直接放手給眾多將領們,而他自己,則是安心等待著將領們的捷報!
當天,北上的大唐陸軍依舊是忙碌無比,第三軍和第四軍的部隊都是對潰逃的明軍進行持續追擊,十幾萬的明軍固然已經在戰場上死傷慘重,但是潰逃的明軍依舊有大幾萬,大唐陸軍自然是不可能坐視他們好好的逃出去,然後重新整備起來的!
追擊的時候也是有所選擇,那些有組織撤退的,大規模的明軍都是優先打擊物件,但是如果散亂的明軍,大唐陸軍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畢竟兵力有限,是不可能把所有潰逃的明軍都抓俘虜的。
但是在持續兩天的追擊戰中,依舊戰果豐厚!
三天後,依舊待在安平鎮的李軒接到了樞密院的匯總戰報,這一次安平鎮戰役,當天的決戰以及後續的追擊戰加起來,擊斃明軍兩萬餘,俘虜七萬多人,有大約萬人明軍逃的比較快,擺脫了追擊,一路朝著北直隸狂逃,而剩下的幾萬明軍則是到處亂跑,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散兵遊勇。
值得一提的是,他們還擊斃了韃靼騎兵大約四千餘人,俘虜了將近三千人!
此外還有更加關鍵的一點,他們從明軍以及韃靼人手中,繳獲了上萬匹軍馬!
其中有大約三千匹是乘騎用馬,另外還有八千多稍遜一些的役用馬。
儘管他們還繳獲了數萬支火繩槍以及數以萬計的各種冷兵器,但是這些繳獲和上萬匹馬比起來,卻是不值一提。
也許對於其他軍隊來說,火槍和火炮的價值要更高一些,但是對於現在的大唐王師而言,戰馬的價值卻是要更高。
如今大唐王朝的槍炮產量可是相當大的,而且更關鍵的是,如今大唐王師已經是開始換裝燧發槍了,這些繳獲的火繩槍作用已經是沒有這麼大了,更加不要說明軍的火槍口徑不統一,質量也是摻差不齊。
當然了,短時間內,這些火槍以及火炮,還是能夠使用的!
至少,這一次作戰大唐陸軍所損失的火繩槍和火炮,就能夠當場從戰利品裡補充了。
而大唐缺馬,這是個老大難的問題了,基本上是所用的戰馬,以前都是從明軍手裡繳獲的,現在又加上了一個韃靼人。
這三千匹戰馬,再加上之前在梁山集戰役裡繳獲的三千匹戰馬,足以讓大唐騎兵再增加好幾千的騎兵!
當李軒還在安平鎮的時候,安平鎮大捷的訊息也是透過了軍方驛站快速傳向江南等南方各省!
安平鎮大捷的訊息,影響重大,李軒自然是不會藏著掖著,必須第一時間就廣為宣傳,這倒不是說為了滿足他親征獲得大捷的虛榮心,而是為了政治服務。
安平鎮大捷,基本上就奠定了往後的華夏大局,以後那些對大唐王朝還抱有反對之心計程車紳等各種野心家們,做出不理智的行為時,比如說武裝抗稅啊,謀逆之類的就得好好的想一想能不能成功,後果如何。
捷報飛速南下,不用幾天時間,金陵城就是接到了這個訊息,柳八苟為首的留守官員們以及宮中的白太后,對此結果都是欣喜若狂!
個人的心思不一樣,有的想著終於不用提心吊膽明軍反攻殺到江南來了!
有的人想著以後這榮華富貴,終於也是能夠確定下來了!
禮部朝報司的人是連夜加班,為此時發行了號外報道,專門報道安平大捷,而且大唐朝報的報道,向來都不僅僅是說戰事,而是會從各個方面進行分析各種影響。
說白了就是,報道安平大捷之餘,更重要的是宣揚大唐王師如何牛逼,萬古聖君李軒如何牛逼!
於是乎,加班加點通宵確定了號外,並把樣刊透過驛站體系送往全天下,而金陵作為天子腳下的地方,自然是能夠在第一時間就印刷完畢,然後直接發行。
於是乎,第二天下午時分,金陵城內,一個瘦弱,身上的打了眾多補丁,光著腳,大約十一二歲的男孩就是帶著一個大挎包,包裡裝著滿滿的報紙,手中還楊著一份,用著稚嫩的聲音大喊著:“號外!號外!安平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