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原本濟寧城就小,駐紮兵力頂多也就是一個師左右,多了沒用,放不下,第三軍的其他主力部隊都是駐紮在城外的。
第四軍抵達後,卻是接替了第三軍原本駐防在城內的部隊,接管了濟寧城的城防。
而後,則是近衛軍的一個步兵團抵達,而這個近衛軍步兵團抵達濟寧城後,直接開始巡視城內各地。隨後,近衛軍的部隊陸續抵達,並且是直接進城,並且是接管了聖駕沿途的要道駐防任務。
這些措施,自然都是為了確保李軒安全的。
近衛軍作為李軒的近衛部隊,自然是李軒在那,他們就在那,而李軒的護衛工作,一直也都是近衛軍在做。
眾人又是等了一段時間後,才是看到運河上陸續有船隊抵達,這一支船隊,才是李軒所在的船隊。
李軒這一次北上,除了攜帶了近衛軍和第四軍主力外,也是攜帶了大量重臣北上,畢竟親征要去,但是政務也不能停下啊。
御書房值班大臣,這一次就是來了四個,而柳八苟則是帶著另外的三人留守金陵城。
此外,為了確保後方的安全,李軒在臨走之前,也是緊急對留守江南的第四步兵師以及幾個混成團進行了人員調動,白雲奇再一次被他捧了起來,被任命為南直隸衛戍司令,所有南直隸範圍內的軍隊,都是盡數歸他管轄。
而白雲奇背後是誰?
是白太后啊!
白太后最在乎什麼?最在乎的是她的寶貝兒子李軒啊!
在大唐王朝裡,能夠真正讓李軒相信的人,也就只有白太后了,沒辦法,那是原身的親媽,而且李軒也知道,白太后眼裡除了自己這個寶貝兒子外,其他人都是沒被她放在眼裡,有白太后在後方坐鎮,李軒也放心。
而第十步兵師以及幾個混成團裡的主要軍官,也都是清一色的御學堂畢業的軍官,有幾個甚至是李軒比較欣賞,親自教導過的幼軍營學生,在私下的場合裡,這些人有資格叫李軒一聲老師的。
偌大的大唐王朝,海陸軍將士無數,雖然說御學堂的學生都算得上是天子門生,但是真正接受過李軒親自長期教導的,卻是基本都是幼軍營的學生,而其中有資格在私下場合裡叫李軒一聲老師的,不會超過三十人。
由此也是可以看出,李軒雖然北上親征了,但是在後方還是留下了後手,避免出現意外。
雖然說出現意外的機率不會太大,但是總是要防備著啊!
李軒的船隊抵達城外的碼頭後,人還沒有下船,郝柏年就是隨同一個翰林院秘書處裡的侍講學士登上了御船,單獨面聖。
十多分鐘後,李軒才是出現在眾人將領的視線之中,只見他從船艙裡走了出來,穿著他所特有的金絲龍紋將官常服,沒有佩戴軍銜,腰間懸掛的也不是大唐將領們常用的指揮刀,而是一柄寶劍,帶著黑色的皮手套,腳踏長筒皮靴。
當李軒走出船艙,踏著紅地毯上了岸後,前方的一群將領們齊齊是拱手行禮,拱手禮,此乃大唐軍方的明文規定的正式軍禮。
再普通場合下,身穿戎裝的軍人面聖時,以軍禮代替跪拜禮。
同時規定,除了在大朝會等正式場合面聖需行跪拜禮外,其他時候,軍人一律不允許跪拜,尤其是們明明文規定,面對上級官員時,不許行跪拜禮,一律以軍禮替代。
行禮的同時,眾多將領們也是齊聲高呼:“臣等叩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李軒看著連續數次行禮的眾位將領們,神情不變,只是微微點了點頭,然後帶著黑色手套的手略微抬起,然後輕道:“眾愛卿平身!”
他說話的聲音自然是不會很大聲的,只有身邊幾個人聽見,而外面幾乎上百人的軍官們自然是聽不清楚的,但是一旁的侍講學士卻是立即朗聲唱道:“陛下有旨:‘眾愛卿平身!”
此時,眾人軍官們才是齊齊放下拱手禮!
隨即,李軒在郝柏年的陪同下,一一接見了多名准將以上的將領,以及少數幾個具有代表性的團長,每個人都是簡單的說了幾句話說,以鼓勵為主。
而這些將領雖然在外人面前,那已經是權傾一方的大人物了,但是在李軒前面,卻是表現的如同一個孩子一樣,當李軒握住了一個因為作戰負傷,只剩下右手的年輕上校的右手時,說了一句:“愛卿辛苦了!”
這個年輕上校眼淚瞬間就是流了下來,說話都是有些激動:“臣……臣不辛苦,為陛下而戰,那是我輩軍人的榮譽!”
喜歡山溝皇帝請大家收藏:()山溝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