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月?
半年?
李軒等得起!
所以他沒有催促郝柏年,而是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了其他方面!
江北戰事,這將會一場持續數月甚至一年以上的戰役,一時半會的急不來,李軒在前期比較關注之後,後來就是沒有天天盯著了,只是聽取每日的簡報,而大部分時間還是放在了政務處理上。
隨著大唐王朝掌控江南,李軒也是逐漸變得更加忙了。
不僅僅是統治區的變化導致事情的變化,而且還因為目前大唐王朝也算是進入了正規,各項的規章制度都是需要逐一完善的。
很多以往的臨時性的過渡性的政策,都是需要一一改進,然後把具體政策給確定下來。
在山溝溝裡草創的大唐王朝,本身就是有些先天不足,而且李軒又是沒有按照傳統王朝那樣去制定各種體系,而是幾乎創立了一種全新統治制度。
新的東西,總是會出現諸多問題的,而且這些問題隨著時間的過去,控制區的增加,也就越加明顯。
比如說稅收體系,當年李軒是創立了全新的稅收制度,採取了統一農業稅、商稅政策。這樣做固然是能夠快刀斬亂麻,但是具體實施下來也是會出現各種問題的。
尤其是一刀切的商業稅,目前來說已經是嚴重不適應大唐王朝的發展需求了。
稅部那邊已經是多次反映,統一的商業稅問題太大,具體下來就是,除了極少數行業外,對大部分行業的徵收的稅收比例是一樣的,而其實是非常不公平的。
因為有的行業本來利潤就低,徵收過高的稅收,就會讓商家經營困難,從而導致行業的發展困難。
而有的行業,屬於高利潤行業,但是徵稅的統一稅收就顯得太低了,讓國家流失了比較多的稅收。
此外也有一些行業,是需要進行扶持的,而有一些行業,是需要進行壓制的,然而現在,採取的一刀切徵稅,已經是比較大的影響了工商業的發展以及稅收。
為此,年初的時候,李軒就已經是讓稅部、商部等內閣多個部門進行協商,同時徵求廣泛意見,制定了一個全新的商業稅的徵收標準。
如今經過了大半年的論證之後,稅部那邊也是提交上來了一份全新的商稅徵收方案。
這個方案比當年的一刀切徵收方案,要複雜的多,對每一個行業都是進行了單獨的規定,並且在徵稅的細節上也是進行了重新的設計。
新的商稅,大體上將會有營業稅、增值稅、所得稅三大稅以及各類附加的十餘項小稅所組成。
同時對小攤販、普通商家、企業、工廠各類不同的經商行為,有著不同的徵稅細節。
新的稅收制度,其核心目標是為了在不影響工商業發展的前提下,儘可能的爭取更多的稅收。
同時稅收上,關稅依舊不屬於普通工商稅的行列之內,單獨實施不同的稅率。
新的稅收制度,李軒自然是不可能一項一項的看的,林林總總幾千條,李軒沒有時間去一一看,他看的是總綱。
而按照總綱上來看,這一次的稅收制度,大體上也已經是比較符合自己心目中的的稅收制度了,而李軒心目中的稅收制度,自然是直接照搬後世的現代稅收制度。
說到收稅,什麼封建王朝也比不上後世的現代國家的!
很多現代國家裡的徵稅比例,都是超過一半的,也就是說一件商品的價格,裡頭包含的稅收至少都有一半甚至更多,而且這種徵收還不是直接徵收的,而是在生產、運輸、銷售的環節裡進行徵收,比如說你買一件棉衣,服裝廠要為成衣支付稅收,然後運輸企業也要支付稅收、銷售企業也要支付稅收。
這還不算,這製造衣服得有原料啊、裝置啊,而原料、裝置在生產、運輸、銷售的環節裡,同樣是要被徵稅的。
現代的稅收制度,其徵稅幾乎是遍佈了方方面面,並且是隱形的,因為消費者一般不會直接繳納稅收,民眾的抗拒自然也就沒有這麼大了。
李軒在大唐王朝裡想要實施的稅收制度,就是這樣的同一種半隱形的稅收制度,除了農業稅外,儘可能的避免直接向普通民眾稅收,而是在商品的流通環節裡徵稅。
這樣收的錢更多,而且還不會激起什麼民怨!
喜歡山溝皇帝請大家收藏:()山溝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