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軍正在渡江登陸,而考驗海軍的時候也要了,因為明軍水師來了,而且一來就是傾巢而出,來者不善!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收回望遠鏡,歐陽貴這才側身對旁邊的參謀長道:“傳令各分艦隊,按照預定計劃準備接戰!”
隨即,廉州號上就是打出了旗語,向各分艦隊傳遞最新的命令。
龐大的艦隊開始變陣,並且是一分為三,然而卻是沒有和往常在海上作戰一樣部署了一字橫隊,而是佈置了三條縱隊。
按照海軍方面制定的計劃,這一作戰,想要正面攔住明軍水師的幾乎超過兩百艘的縱火船,那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明軍水師不僅僅船多,而且是順流而下,只要不是把它們當場擊沉,那麼它們就能夠一路順流而下,然後裝上幾乎撲面江面的大唐海軍的戰艦、運輸艦。
所以這一次大唐海軍是改變了以往的傳統戰術,變橫隊為縱隊。
既然無法正面攔住這些火船,那麼就讓它們順江漂流下來,然而利用縱隊的龐大交叉火力,直接粉碎它們!
而這也是他們為什麼會組成三列縱隊的緣故,因為這樣他們才能夠保持對大半部分江面的控制,並且充分利用交叉火力殲滅這些縱火船。
這樣的戰術,也是對大唐海軍的火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為如果沒有足夠的火力,那麼是不可能消滅這些縱火船的。
而一旦讓數量如此眾多的縱火船順流而下,闖過戰艦的攔截,然後撲到龐大、行動緩慢的運輸艦艦隊裡,那幾乎就是一場災難。
“他們快到了,如今距離已經不足七百米了!”
“炮臺那邊也快要開火了!”
三個縱隊,以三艘火力最強大的巡洋艦為各自旗艦,身後則是眾多護衛艦、武裝商船,而最後方的則是幾艘新型的連平級巡邏艦。
當然了,除了這些主力艦外,將近五十艘只有數十噸,海軍直接在長江流域就地建造,或者乾脆是從閩江、珠江艦隊抽調的內河炮艇同樣是此戰裡不可或缺的主力。
這些炮艇船隻小,非常的靈活,那些縱火船對他們幾乎是沒有太大的威脅,而他們要做的就是,逐一消滅這些縱火船!
沒有多久,岸上的江陰炮臺的火炮開火了!
江陰炮臺地勢比較高,瞄準也是更加的容易,當然了更加重要的是,明軍水師的船隻幾乎密密麻麻鋪滿江面,而江陰炮臺的火炮也不少,裡頭不僅僅有江陰炮臺自身的大小岸防炮數十門,此外陸軍第三軍的三個獨立榴炮營、第六炮兵團、第八炮兵團也是把火炮通通搬上了江陰炮臺,使得此地的火炮數量超過了兩百門。
這兩百多門火炮陸續開火,而且打出的基本都是縱火彈、榴彈、鏈彈等具備對船隻破壞力的炮彈,而普通的實心彈卻是打的不多。
看著江陰炮臺打出幾乎彈幕一樣的炮彈,連江面上的歐陽貴都是忍不住點了點頭,這種程度的火力,哪怕是海軍這邊,也是集中了主力艦隊才能夠做到啊。
不過如此程度的火力卻是沒有讓歐陽貴動容,因為海軍主力艦隊這邊的火力更加強大,他麾下指揮的這支規模龐大的艦隊,五斤以上的對艦火炮總數超過了四百門,火力直接超出了炮臺火力的一倍!
此外,戰艦上還裝備了大量的散彈炮,這些散彈炮雖然在海戰裡用處不大,但是對付那些只有幾噸、幾十噸的縱火船卻是挺好用的。
這一場攔截戰,大唐海軍和陸軍,是準備用史無前例的火力覆蓋來攔截明軍的縱火船,用總數超過六百門的火炮來掩護搭載著運輸艦的陸軍登陸通州!
隨著炮臺那邊打出了一輪又一輪的彈幕,上游快速而來的明軍水師不可避免的有船隻被擊中,受到不同的傷勢,有的船體破損,有的被直接打的起火,有的則是人員死傷慘重,有的桅杆斷裂,風帆破損,各種各樣的都有。
然而,明軍水師船多啊,所以他們繼續順江而下!
喜歡山溝皇帝請大家收藏:()山溝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