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快衝上去,只要衝上去我們就贏了!”
“衝上去翻過矮牆!”
那些明軍督標的軍官們,揮舞著手中腰刀,各自叫嚷著不同的口號,但是目的卻是一樣的,那就是想要帶著部隊衝上去!
而當他們衝到一百五十米左右的時候,前方看似空無一人的偽唐賊軍矮牆上,又是冒出來了眾多炮口,然後噴出了團團火光和白煙!
炮聲響起的時候,前排的明軍士兵依舊是不可避免的齊刷刷的倒下!
此時,右翼的明軍練軍已經出現了慌亂,而後竟然是再一次發生了崩潰!
但是左翼和中軍的督標新軍,卻是沒有在散彈炮的炮擊中動搖,雖然前排士兵倒下了一大片,但是很多督標新軍的明軍軍官們卻是知道,這散彈炮的炮擊傷亡也就承受這麼一次而已!
接下來不過一百多米的距離只要發動衝鋒的話,對面的偽唐賊軍是不可能有第二次開炮的機會的!
於是乎一個個都是大喊了起來:“不要怕,衝上去,賊軍的散彈炮已經打過了,現在衝上去他們就開不了第二炮了!”
隨著明軍督標軍官們的大喊,樂手們也是吹響了手中的號角,而且號角聲是越來越密集,此時數千督標新軍已經是渾然不顧陣型了,直接衝了上來,有長矛兵,有刀盾兵,也有火槍手,其中也不發跑到數十米外就停下來射箭的弓箭手!
槍聲開始密集響起,面對如此密集的人群衝鋒,唐軍的火槍兵們根本就不用瞄準,朝著人群打出去就能夠輕易取得命中!
一個接著一個正在衝鋒中的明軍士兵倒在地上!
然而火槍的射擊,依舊是沒有擋住這些明軍的衝鋒!
這些督標新軍可不是那些地方練軍,他們花費了張嶽如此多的軍費,自然是有其過人所處,士兵的綜合素質乃至那些文官出身的將領的素質,都是要比那些地方練軍強得多。
這一幕,讓山頂上正在觀看並指揮戰事的第一軍參謀長王朝宏也是略微皺起了眉頭!
這些督標新軍來者不善啊!
單憑這股衝陣的陣勢,就頗有幾分自家大唐陸軍的影子在裡面,而如此也不難怪,誰讓人家督標新軍是完全照著大唐陸軍編練的。
張嶽可是一點臉面都不要,但凡是能夠抄襲的地方,都是全部照著做了,甚至連大唐陸軍的訓練操典都是不知道從哪裡搞到了一份,然後結合督標新軍自身的情況進行了刪改,最後搞出來了督標新軍自身的訓練操典。
儘管很多大唐陸軍的東西是督標新軍所無法學習的,比如說軍官培養體系、士兵徵召、派遣體系、分田制度,伙食管飽等等。
但是除去這些外,一些表面的東西督標新軍卻是基本學了個七七八八,裝備、編制乃至到戰術,然後到背後的訓練方式,幾乎是如出一轍,非要說什麼不同的話,那就是督標新軍受限於經費,沒有辦法做到和大唐陸軍那樣天天訓練,並且進行頻繁的實彈訓練。
然而張嶽的督標新軍,也有著自己獨到的一些東西,比如他計程車兵和軍官體系也是相當的有意思。
督標新軍計程車兵招募以及訓練乃至到最後的成軍,基本上都是由某個將領獨自負責,不會和大唐陸軍那樣分拆為幾個部門,而這也就導致了督標新軍的部隊,比如某個千戶所乃至某個衛,大多都是一個地方的人。
不僅僅士兵是同鄉同縣,即便是那些中低階軍官們,實際上也是同鄉同縣的人,裡頭的很多中級軍官,實際上就是當地計程車紳子弟,有一些更是有著秀才、舉人功名的。
當然了,這些秀才、舉人來從軍,自然不是說投軍當一個武將的,他們的目的依舊還是為了當文官,張嶽可是舉薦了一大批督標新軍裡的文官將領獲得了縣丞、縣令、知州、甚至知府這些官職。
即便是中高階將領,也都是清一色的文官。
而這些文官以及讀書人出身的將領,又以同族、師生、同窗為紐帶,形成了一張龐大而複雜的關係網。
由此造成了督標新軍裡相當獨特的文官將領體系!
此外,這些文官將領一般都是從家鄉招募士兵,很多士兵乃至低階軍官甚至都是這些文官將領們的同族,奴僕之流。
這種情況,有些像是地方士紳帶著一群同鄉同族子弟兵打仗,和大唐王鎮壓的無數次武裝抗稅非常類似。
而這種情況,也是督標新軍獨有的現象,在其他幾支明軍新軍身上乃至在大唐陸軍身上都是看不到這種現象的。
督標新軍內部關係網密切,再加上張嶽已經用平賊餉的名義,在地方上自籌軍費,當這支軍隊只聽從張嶽一人的命令,而且還能獨立財政權的時候,也就代表著,明王朝幾乎無法繞過張嶽掌控這支軍隊,而這才明王朝對張嶽產生了猜忌之心!
因為督標新軍的獨特性,就決定了如果沒有了張嶽,明王朝是很難掌控住這支督標新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