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王朝的官員們,其持續工作的時間要比明王朝的官員們長的多。
等時間進入六月份後,氣溫也是一天比一天高,同時天氣變幻無常,上午還是豔陽高照呢,但是下午就會下一場傾盆大雨。
狂風暴雨的天氣裡,也是對大唐王朝的各項生產工作產生了不小的麻煩,甚至是造成了極大的人員以及財產損失。
六月初八,高州府用五百里加急奏報,稱該府遭到狂風暴雨襲擊,港口翻沉的船隻眾多,民房多有損壞,農田被淹沒眾多,死傷不下兩百餘人。
隨即,高州府附近地區,包括肇慶府的南部沿海地區、雷州府也是相繼奏報,當地遭到狂風暴雨侵襲,河水暴漲,農田被淹沒、房屋被損失眾多。
接到奏報後,李軒絲毫都沒有拖延,這狂風暴雨可不是普通的颳風下雨,而是一場超大規模的颱風,即便是在肇慶都能夠感受到!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兩天前,肇慶就是遭到了狂風暴雨,西江水位急速上升!
大唐王朝位於兩廣地區,而廣東沿海每年所面臨的颱風,那可是相當的多,去年廣州府那邊就是遭到了相當猛烈的颱風侵襲,只不過那個時候廣州城還在明王朝治下呢,和大唐關係不大。
但哪怕是對臺風都習以為常的廣東沿海地區,對於這一次廣東西部地區所遭到的颱風也是感到震驚。
當即,李軒就是召集了內閣各部,指示要做好救災工作,救濟糧食要立即運往受災地區,同時派遣人員儘快的幫助受災地區恢復正常的生活以及生產。
古代的民眾,對災害的承受能力是相當低下的,這一次颱風所帶來的強降雨,將會導致各地的水位快速上升,然後淹沒農田,一場強降雨過後,就會帶來田地減產,甚至會發生瘟疫等等。
而且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現在是夏天啊,距離夏收本來就沒有多久了,如今這些即將成熟的糧食被被洪水給淹了,這必將會遭到當地缺糧,乃至發生饑荒!
如果是平常的小規模災害也就算了,當地官府也能自行處理,但是這一次卻是波及了幾乎整個廣東西部沿海地區,甚至深入了內陸,單靠地方處理恐怕是要出亂子,所以內閣就必須承擔起責任來救災!
很快,大唐王朝針對這一次的颱風災害做出了反應:
包括命令當地官府的幾個戰略儲備糧倉立即開倉放糧,用以救濟衣食無著的民眾!
另外緊急從廣東其他地區、廣西抽調糧食進入受災地區,救濟災民的同時抑制當地糧價上漲。
然後根據李軒的指示,強行規定當地的糧商不得趁此機會惜售、哄抬糧食價格,糧食價格以往年的兩倍為限,超過此價,以謀逆論!
同時,李軒當天就是下旨,宣佈免除受災較為嚴重的數個縣當年度的農業稅,不過這種免除當年度的農業稅,可不是一刀切,直接把當地一整個縣的農業稅都給免了,而是隻免除在災難中受到了實際損傷的災民的農業稅。
如今大唐王朝的政權已經是直接建立到了村一級別,對於基層情況的掌握還是比較準確的。
這些措施立即就是透過五百里快馬的速度,傳遞到了受災各地,同時戶部、農部等內閣官員直接派出了侍郎幾倍的高官前往當地主持救災!
而這些,還只是行政手段!
李軒同樣也沒有忘記,天災過後,是最容易引發社會動盪,乃至叛亂的時期,所以實際上在召開內閣會議的時候,他就已經是給陸軍之第二混成團、第六步兵師,立即派遣部隊進駐受災地區,嚴防民亂!
當官府方面還在亂哄哄開始救災的時候,駐防雷州府的第二混成團下屬的一個步兵營,已經是輕裝急行軍奔赴高州府裡受災最嚴重的化州。
不過他們的任務可不是說去救災,這種事對於他們而言並不擅長,而且他們因為輕裝急行軍,也是沒有攜帶什麼糧食等救災物資,他們的任務只有一個,那就是彈壓地方,杜絕任何的民亂初出現。
不僅僅是高州,附近府縣裡的幾個受災地區,軍方也是緊急派遣了部隊前往,而原本就駐紮當地的部隊更是提交警惕,直接進入了戰備狀態!
作為一個造反起家的皇帝,李軒自然也是對自己治下任何可能出現的造反保持著最為嚴厲的高壓態度,簡單來說就是事前嚴防死守,一旦有叛亂出現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強勢鎮壓!
說起來,大唐王朝對待治下的叛亂行為,其態度和明王朝是差不多的,都是堅決鎮壓,絕不姑息!
當然了,目前軍方的調動只是一種防範舉動而已,當地剛受災沒幾天呢,還不至於立即就出現動亂,但是李軒卻是不得不防啊!
喜歡山溝皇帝請大家收藏:()山溝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