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大唐陸軍都如此了,那麼對面的明軍,而且還是衛所兵,那麼表現的就更加不堪了。
當持續的大號地雷爆炸過後,明軍的陣列裡到處都是死傷著,甚至連寬大密集的陣型都是出現了眾多小空洞,突如起來的慘重死傷,直接就是打斷了這一支明軍的脊樑。
他們停下了腳步,開始茫然四顧,臉上露出的恐慌,不知所措的表情,因為絕大部分的明軍將士們都是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哪怕是那些將領們同樣也是不知道。
他們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他們不知道繼續前進的話是否會遭到更加恐怖的打擊,甚至都不知道停留在原地是不是還會遭到這種幾乎毀天滅地一樣的打擊。
於是乎,當短暫的停頓後,這些明軍就和潮水一樣猛的退去!
當然了,儘管是被地雷給炸愣了,但是明軍的撤退卻是自行組織的,所以也說不上崩潰,只不過跑著跑著很快就會徹底崩潰罷了。
這個時候,顧士忠也是抓住了這個難得的機會,他直接下令部隊裡的輕裝士兵,也就是沒有披甲計程車兵們快速挺進。
他可不想給對面這些已經撤退的明軍有任何重新穩住腳跟的機會,只要保持持續追擊的壓力,對面這些明軍遲早得崩潰。
於是乎,佇列之中,眾多的火槍兵、弓箭書、無甲刀盾手、長矛手開始小跑前進追擊撤退的明軍!
此時,顧士忠有些感嘆:“如果這個時候,有一支騎兵的話該有多好,不用多,只要給我五百騎兵,那麼本官就肯定能夠把眼前的這股明軍徹底擊潰!”
面對已經撤退,甚至都快陷入崩潰階段的敵人,如果有一支騎兵在後頭掩殺的話,那麼絕對會是戰果豐厚,徹底擊潰敵軍都是一個很大機率的事。
因為這種正面野外交戰裡,實際上大規模的傷亡都不是發生在雙方步兵的正面作戰裡,而是發生在其中一方崩潰之後的追殺階段。
而再也沒有什麼比輕騎兵更適合肩負這種任務了!
可惜的是,他的暫編第四團裡並沒有太多的騎兵,只有區區一個隊,五十多名騎兵而已,而且這些騎兵在大唐陸軍序列裡,只是團屬騎兵,並不是正規騎兵營裡的騎兵。
大唐陸軍裡,騎兵是有兩個分類的,一種是團屬偵查騎兵,主要是配屬給各個團級單位,主要任務有兩個,一個負責前沿偵查、而另外一個很重要的任務就是充當快速傳令兵。
另外一種騎兵則是各個騎兵營裡的正規騎兵,這些騎兵日常通常肩負外圍的偵查、巡邏任務,在戰場上則是肩負部隊的機動兵力,在最關鍵的時刻投入作戰,衝擊敵軍的側翼,掩殺已經頹敗的敵軍。
雖然說這兩種騎兵都裝備了長杆火槍、短杆火槍、馬刀等裝備,但是之所以出現這兩種分類,那是因為雙方的戰馬、騎兵的素質差距比較大。
通常來說,騎兵營裡的戰馬質量最好,都是蒙古馬或者是精挑細選的西南馬,而團屬偵查騎兵的馬則是普通的西南馬。
騎兵的素質同樣如此,只有最比較優秀的騎兵才能夠入選騎兵營,素質差一些的騎兵則是先到偵查騎兵隊服役,表現優異才會被調入騎兵營服役。
這也算是大唐陸軍對騎兵部隊的培養、訓練的一種創新模式了,畢竟大唐王朝正在戰爭期間,對騎兵的需求非常大,有多少騎兵就會把多少騎兵送上戰場。
但是如果把素質不過關的新手騎兵送上戰場,讓他們直接玩殘酷的騎兵衝鋒的話,那樣損失就太大了,所以會讓他們去偵查騎兵營裡鍛鍊一段時間,然後再調入騎兵營服役。
其實換句話說,各團裡直屬的偵查騎兵,其實就是一支騎兵訓練部隊,只不過是在實戰中訓練而已。
喜歡山溝皇帝請大家收藏:()山溝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