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海貿這玩意,又不是大唐王朝官方能夠自行組織的,得靠海商們。鄧貫打算組織這些大戶們重開海貿,而且還是大規模的海貿,重新打通廣州到南洋各地的航線。
這海貿如果搞得好,一次中等規模船隊的利潤就得有幾萬利潤呢,然後還有海關稅收這一項的進補,這兩項加起來,比收農業稅賺多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不過當他見到了那些士紳大戶們,卻是相當失望,因為這些士紳大戶們雖然表面上恭恭敬敬,也是當場表示對大唐王朝的各項新政策,尤其是稅收政策表示贊同等等。
但是對於鄧貫所說什麼發展工商業,合作海貿等卻是興趣缺乏。
鄧貫也是知道他們顧忌什麼,一方面是工商業這東西說起來容易,但是想要發展起來,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至於海貿更難了。
你當人家明軍水師是假的,現在明軍水師已經是把珠江口給堵住了,你們偽唐自己組織商船隊想要進出,可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而且誰知道大唐能夠在廣州城待多久,萬一幾個月以後朝廷官軍又殺回了廣州,他們這些主動和偽唐賊軍合作的大戶們,豈不是要遭到朝廷的清算。
所以他們打算很簡單,既然偽唐賊軍佔領了廣州城,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該交稅就交稅,哪怕是偽唐賊軍要什麼捐獻也認了。
但是其他什麼事就不摻和了,大傢伙都是家大業大的,他們還是打算先看看風頭,儘可能的避免和偽唐賊軍進行直接接觸。
說白了,他們就是想要明哲保身!
你們偽唐賊軍愛幹啥就幹啥,反正我們是不摻和了。
這事搞的本來打算大幹一場的,直接以官府的身份插手海貿,甚至是組織商船隊的鄧貫相當失望!
他之所以想要拉上這些大戶們,自然不是單純因為他們的錢財,而是因為這些大戶們也是什麼簡單人物,這些人在戰亂時期都能夠組織船隊來往廣州和外海貿易,一個個都不是什麼簡單角色,銀彈攻勢,背後站著明王朝的大人物等等不一而足。
大唐王朝想要搞官方船隊進行海貿賺大錢,如果拉上他們,進出廣州可就容易多了。
單靠大唐王師自己的官方力量,可沒辦法衝破珠江口的明軍水師攔截,但是這些商人們卻是有的!
不過既然官方船隊搞不了,大不了就是扶持民間船隊,至於民間的船隊怎麼透過明軍水師的攔截進出廣州城,這就不是鄧貫自己所要擔心的問題了,這些商人們都有著各自的手段和途徑,犯不著為他們擔心。
所以到了最後,鄧貫放棄了高官方海貿的想法,然後開始出臺了一系列的估計工商業的政策。
並且此舉還是得到了工部、商部、稅部等部門的支援,陸續出臺了一系列鼓勵工商的政策。
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李軒親自頒發的一份關於鼓勵工商業發展的聖旨,外界將這一到聖旨看成是大唐王朝開放工商業,開放海禁的政治表態,外界甚至稱之為‘宣平開海旨’
這可是相當重要的政治表態,比什麼減稅更加直接,因為這年頭的商人們其實是非常具備政治敏感性的。
一份表態支援工商業發展的聖旨,這可就代表著大唐天子的態度,而天子出口無戲言是誰都知道的,哪怕這個天子是叛軍天子,也同樣如此。
除了在政治上表態支援外,各種相配套的工商政策自然是不會落下的!
首先大唐王朝正式確定了兩個通商口岸,分別是廣東廉州、廣州,歡迎海內外商人前來貿易!
然後是制定了並明確了繼農業稅、商稅之後的第三大稅種關稅。
關稅的稅率不是根據船隻重量來計算,而是根據貨物的價值來計算,分為出口稅、進口稅兩大類,而這兩大類裡的各種貨物的稅率也是不盡相同。
其中對於大唐王朝自身急需的各類戰略物資,進口稅一律免除或者是降低稅率,包括硝石、硫磺等。但是一些對於國家民生並沒有大用的物資,尤其是奢侈品類的物資則是採取高額稅率。
而出口稅的話,鼓勵特產農產品,比如茶葉、絲綢等以及各類工業品的出口,並給予減稅、免稅政策!
而有鼓勵出口的,自然也有不鼓勵甚至是禁制出口的!
喜歡山溝皇帝請大家收藏:()山溝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