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當初打黎平府裡過來的偽唐賊軍,就是用計埋伏,動用的兵力也不算多,而且取得了不小的戰果,這還是偽唐賊軍跑得快,如果跑得慢的話,他估計著都有可能盡數殲滅這一股偽唐賊軍了。
考慮到靖州那邊的賊軍有大多數是真賊,戰力不菲,所以為了穩重起見,他特意加派了幾千人,讓回援的兵力達到了一萬五千人。
而這樣一來,他手頭上基本上就沒有什麼預備兵力了。
只能是勉強維持住興泉府這邊的局面!
當他看著回援的大軍緩緩出發時,心中不由得感嘆,這偽唐賊軍裡的真賊戰鬥力實在是太強了,尤其是他們的火器之犀利,簡直是讓無所適從。
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自己麾下的大軍才能夠用上這些火器!
身為高階將領的他,已經是知道頂頭上司四省督師張嶽已經是命令工匠們開始仿造偽唐賊軍的火器了,還聽說廣東那邊的兩廣總督王越也是讓工匠仿造偽唐賊軍的火器。
並且還上報朝廷,讓朝廷大力製造火器!
面對地方大員的奏報,朝廷大佬們也沒敢輕視,現在也已經是開始著手仿製偽唐的火器了,甚至為了應急,甚至都打算向那些洋人購置。
從明軍仿製、購置軍械裡,也是可以看的出來,明軍已經是有意無意的開始學習偽唐賊軍的一些長處,不過除了軍械外,其他方面的學習卻是不太成功。
這裡頭涉及到看太多的方方面面,比如說軍事紀律這一點,說起來很簡單,但是要形成絕對的軍事紀律,那難度還是比較大的,君不見大唐王師在作戰的時候,是有著大把的督戰隊在後頭督戰嘛,稍微動搖就是就地斬殺了。
而且最重要的是,這種紀律單單靠督戰隊是遠遠不夠的,得有長期的嚴苛訓練才行。
明軍的體制就決定了,他們根本不可能做到這種程度的訓練,別說紀律訓練了,甚至連體能訓練都是無法學習。
因為絕大部分明軍士兵連吃都吃不飽,還怎麼進行密集訓練了,這練著練著都能把士兵直接練死了。
縱然在大唐王朝的軍事壓力之下,少數明軍將領以及官員已經是想要改革軍事,用以增強軍隊的戰鬥力,但是這種改革是片面的,甚至是表面的。
哪怕是連內閣大佬們都贊同的仿製,購置火器的計劃,也都還處於剛開始的階段,至少到目前位置,譚榮麾下的五萬湖廣明軍手裡頭除了極少數繳獲自偽唐賊軍的火槍外,所用的單兵火器還是早年的老舊手銃,至於對規模編成火槍兵,暫時是不可能的事。
不過譚榮倒是聽聞退守廣州的王越透過仿製、從洋人手頭購買,已經是弄到了好幾百支火槍,據傳是要編練一個火槍營,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還別說,譚榮聽到的傳聞還的確是真的!
從梧州一路潰敗到廣州,甚至連肇慶都丟失了後,王越是鎮定思痛,他認為歷次慘敗,都是因為偽唐的火器過於犀利之緣故,要想戰勝偽唐賊軍,最簡單,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自己也擁有大量的火器,而且還不能是以往的那些碗口炮、短手銃。
必須是和偽唐賊軍一樣,甚至更好的長手銃、重炮!
所以到了廣州後,他一方面是讓工匠儘可能的仿製,不過仿製也不是一時不會就可以的,而且廣州也不是什麼工業基地,在佛山被偽唐賊軍攻佔了後,廣州這邊連鋼鐵的供應都是不足了。
所以他還是直接向那些洋人購買,這年頭已經是有西方的洋人前往中國沿海一帶進行貿易了,他們帶來了此時西方普遍裝備的火繩槍以及火炮,不過以往明王朝除了對佛郎機炮情有獨鍾外,對其他的火槍以及前裝火炮不太感冒。
不過那都是以前的事了,現在,王越是看見火繩槍和火炮就買,甚至化了大價錢,直接把一艘葡萄牙人武裝商船上的艦炮都買走了一半,裡頭甚至還有兩門十二磅的重炮,比大唐王朝的九磅重炮還要大!
如此,還真讓他搞到了不少火炮以及好幾百支火繩槍,這些火器也是讓他有了固守廣州城的底氣!
要不然的話,他還真不知道該怎麼繼續死守廣州城了,畢竟隨著時間的過去,偽唐賊軍已經是逐漸攻佔了廣州的諸多外圍地區,然後把廣州城從陸地徹底包圍了。
面對近萬賊軍的威脅,如果沒有這些火炮和火槍在手,說不準王越都要率軍從珠江逃跑了!
第五百六十章
喜歡山溝皇帝請大家收藏:()山溝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