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安家碼頭一戰後,和之前曾經和偽唐賊軍交過手的明軍文武官員們一樣,衛嚴也是感觸頗深,以至於讓他生出了一種唐賊滿萬不可敵的恐懼感!
這段時間他也是深思著該如何擊敗偽唐賊軍,他認為偽唐賊軍之所以能夠多次擊敗官軍,所憑藉的不過是火器犀利而已,要想擊敗偽唐賊軍,那麼朝廷官軍就必須擁有比偽唐賊軍更多,更好的火器!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我們朝廷官軍沒有火器嗎?開玩笑,怎麼可能沒有,北方邊軍以及沿海的水師可是裝備著大量的佛郎機炮呢,這些佛郎機炮可也是有三百斤、五百斤甚至千斤以上的。
火槍的話,這一方面倒是差了一些,就連衛嚴自己都對明軍自家的各類手銃看不下去,在歷次和偽唐賊軍的作戰里根本是一點用處都沒有,都還不如弓箭好用呢。
不過他也是透過了一些途徑找到了幾支偽唐賊軍所用的火槍,讓手底下的工匠們嘗試進行仿製。
偽唐賊軍能夠造火槍並使用,沒道理我們朝廷官軍不能用啊!
而且他還聽說了,從南洋過來的洋人也是有火槍的,而且聽說威力還不錯,自家造怕是時間上趕不及,但是找洋人買一批也是可以的嘛。
為此,他前幾天已經是寫了一封詳細的摺子送到了兩廣總督王越那邊,希望官軍也是仿製偽唐賊軍的火槍甚至是火炮。
而且兩廣總督王越對此也是表示很重視,派遣了工匠,雖然前頭王越把衛嚴狠狠的罵了一頓,但是王越還是有著身為兩廣總督的氣度,在給朝廷的奏摺上還是儘可能的為衛嚴開脫了責任,要不然的話,這會朝廷罷官甚至押送衛嚴進京候審的欽差都已經在路上了。
據傳王越已經是把從各種小手段弄來的兩支偽唐賊軍的火槍火速送到工匠手中,讓工匠們進行仿製。
不過時間還比較短暫,而且這火槍想要進行仿製雖然說不難,但是想要大規模的生產還是需要一定的時間的。
這個時候的李軒還不知道,兩廣地區的明王朝已經是開始仿製他的火槍了,如果知道了,肯定是會擔憂無比!
大唐王師比明王朝的強的地方不多,其中很重要的就是火器優勢了,如果說明王朝大規模仿製生產火槍並裝備的話,這火槍所帶來的優勢就會迅速消失。
而且火槍既然能夠仿製,這火炮同樣也是能夠仿製的。
沒辦法,大唐王朝裝備的火槍以及火炮,其實也沒多少技術含量,大唐王朝的工匠能夠造,明王朝的工匠們自然也是能夠造的。
其實就算是沒有大唐王朝出現,歷史上再過幾年,人家明王朝也是會開始仿製火槍了,恩,也就是鳥槍,而且一來就是上萬支,比大唐王朝可是大氣多了。
不過仿製偽唐賊軍的火槍和火炮,乃至呼叫邊軍以及水師的佛郎機炮,那都是遠水解不了近渴。
數萬偽唐賊軍已經南下,不用多久就能夠抵達武宣城下了,到時候自己該怎麼抵擋?
衛嚴一個人足足思索了小半天都是沒找到什麼好辦法,最後也只能是繼續加固城防,尤其是城牆必須加固,其次則是繼續徵召青壯,訓練部隊,再就是向兩廣總督王越求援了。
衛嚴在求援書信上直言,唐賊五萬餘人南下,單憑武宣萬餘官兵,怕是難以為繼,還望總督大人施以援手,再增派援兵三萬前來,如此方有租阻賊以武宣之下,斷絕唐賊東進之路,保兩廣百姓之周全。
三萬援兵?不可能的,衛嚴也知道,但是他想著,這求援不說的嚴重一些,總督大人就看不到問題的嚴重性,自己說的誇張一些,到時候總督大人多多少少總該會派遣援兵來的,沒有三萬,來一萬也好啊!
甚至只是來個三五千人也好啊,總是總比沒有援兵強!
除了這些軍事上的準備外,衛嚴也是在武宣城內囤積大量的軍械以及糧草,而且還是把武宣城外的黔江佈置了足足三道的鐵索,以封鎖江面,免的偽唐賊軍繞過武宣繼續東進。
然後麾下的船隊也是準備了起來,準備到時候配合城內守軍進行守城!
不過他能夠做的也只有這些了,這武宣能不能守住他不知道,這得看偽唐賊軍東進的兵力具體有多少,實力如何!
偽唐賊軍南下了,衛嚴備戰的時候,民間卻是一片人心惶惶,不僅僅是武宣,就算是梧州都是如此!
喜歡山溝皇帝請大家收藏:()山溝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