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立宮內院,只是為了更好的管理宮內越來越多的宮女而已,這宮內院是由白太后親自管理的。
同時為了防止這些女官和外臣相互勾結,透露皇室機密,一律規定女官不得婚假,並且無聖旨不得出宮,如果想要結婚的話,就不得繼續擔任女官,將會被驅逐出宮。
同時規定,女官無品級,只有具體的職位而沒有具體的品級,因為其定位並不是官,而是皇室的家奴!
第一批女官就是太白後身邊的那些老媽子以及部分宮女,這些跟在白太后很久的老媽子們戰鬥力還是相當強悍的。
宮內院,這個純粹就是為了皇室生活而服務。
至於很多在傳統王朝裡屬於太監的諸多權力,其實早已經是轉移到了翰林院那邊去!
隨著大唐王朝的擴大,翰林院的各科室也是越來越多,目前已經是膨脹到了二十多個科,基本上涵蓋了文武內外等事務,和內閣以及樞密院、督察院等部門是大體對照的。
比如說財政科、司法科、工商科、民政科、教育科、宗務科、內務科、陸軍科、海軍科、軍械科、情報科等等,沒錯,李軒其實即使按照後世的內閣等機構去設立各科的。
其實不客氣的說,即便是沒有內閣以及樞密院,李軒都能夠用翰林院管理偌大的大唐王朝!
裡面的每一個科室,其實就是相當於一個縮小的內閣各部、樞密院、督察院各司。
雖然說因為科室眾多,管理起來也是非常的麻煩,但是寧願管理的繁瑣一些,也不願意設立什麼翰林院掌院學士之類的職務去管理翰林院,因為如果設立了這樣的職位,那麼就等於是出現了一個大唐王朝版本的司禮監掌印太監了,而這種事是李軒不願意看到的。
大唐王朝的翰林院可不是太監機構,裡面的人可都是文官呢,可沒有文官和宦官天然對立的情況,這要是出現這麼一個人物,那麼基本上就是第二個內閣首輔了,而且權勢比柳八苟這個名義上的內閣首輔還會要大的多。
所以翰林院必須是屬於他親自掌管的秘書機構,必須設立眾多科室來分散他們的權力,必須杜絕各科室的上頭還出現一個上司,各科室的直屬上司,只能是李軒自己!
這一次在柳州府城內迎接聖駕南下的人裡頭,很多就是翰林院的官員,尤其是以宗內科以及內務科的人,基本上是全班人馬都是提前趕到。
這迎接李軒可不是小事,因為李軒乃是大唐王朝的皇帝,這怎麼迎接,迎接的時候需要用到什麼禮儀都是需要詳細考慮並提前安排的。
可不能亂來,要不然的話外頭的人還不知道要怎麼亂嚼舌頭呢。
如今就有很多人就都認為大唐王朝不夠正規,把大唐王朝當成土匪流賊來對待,尤其是在讀書人群體裡更是如此。
雖然說隨著大唐王朝日漸擴張,先後擊敗了多股明軍主力部隊,使得一部分讀書人改變了他們的看法,並且投身於大唐王朝的偉大造反事業當中來,但是更多的讀書人還是對大唐王朝嗤之以鼻。
雖然說大唐王朝也不是非得要拉攏這些讀書人群體,但是也不願意讓他們找到太多的汙點,尤其是這些讀書人們最關注的禮法上。
所以,迎接儀式必須符合傳統禮法,要讓所有人看到,我們大唐王朝不是土匪流賊,而是一個最正規不過的傳統王朝了,爾等讀書人還不速速跪拜喜迎王師!
等聖駕抵達融縣的時候,柳州城內已經是煥然一新,軍民已經是做好了迎接聖駕的準備!
而等聖駕船隊抵達柳州城的時候,城內的軍民是舉行盛大的歡迎儀式,無數被強迫或者是自願前來的民眾在城外跪拜迎接!
駐守柳州城的郝柏年以及數千將士們也是齊齊換上了嶄新的軍服,高階軍官們身穿冬裝禮服,帶著黑色的手套騎在馬上。
部佇列出了整齊的佇列迎接聖駕!
這個時候,李軒也是換上了他的全套裝備,以儒服為基調,以金絲秀制的龍袍,頭戴皇冠,腰懸華麗寶劍下了船,然後坐上了整整三十二人抬,華麗無比的轎子!
然後在親衛營的拱衛下,在大軍的護衛下進城!
為了讓沿途民眾瞻仰皇帝的風采,還特地繞路多走了那麼幾里路,要不然的話,他們直接下船就能夠入城了。
而這支龐大的隊伍也是給沿途的民眾極大的震撼!
大軍先不去說了,光光是圍繞在李軒身為的親衛營,全部都是身穿禮服,昂首挺胸的前進,而了讓隊伍更具威勢,還特地抽調了身材高大無比的擲彈兵部隊組成了一個方陣在前方開道!
然後是親衛營的一百多名騎兵,騎兵之後則是親衛營的步兵,而李軒,就是在親衛營的步兵方陣之內。
後方則是第五步兵團的步兵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