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是這一次大戰獲勝了,但是說實話,這一次的戰鬥獲勝,和品字型團級方陣戰術並沒有直接關係,因為明軍在進行短兵相接階段之前就已經是自行撤退了。
後來步兵的作用是進行衝鋒追擊,而在進行衝鋒追擊後,部隊的陣型也是無法繼續保持,最後不敢說亂成一團,但實際上龐大的團級方陣也是已經名存實亡了。
此時,李春景是率先開口了:“李某先拋磚引玉,團級方陣的優點是大家都知道,那就是能夠在大規模戰役裡能夠組織更加寬大的戰線,雖然縱深比以往的方陣有些淺了,但是透過交叉火力,能夠發揮出來更加龐大的火槍火力,並在部分戰線上形成交叉火力,機動性也是相當的出色,能夠有效的保持整個步兵團的統一快速機動,同時在防禦敵軍衝鋒也能夠具備優良的防禦彈性,這些對於兵力過少的我軍是有著非常大的積極作用的!
但是透過這一場戰鬥,李某也是發現了這種方陣的一些不能算是缺陷的缺陷,那就是這種陣型對部隊的素質要求太高了!
我第二步兵團的兵員素質在全軍而言也算是尚可了,但是要實行這種團級方陣依舊是力不從心,部隊在前期列陣的時候尚可,然而在遭到敵軍的弓箭拋射攻擊事,前排第一營因為過於靠前,單獨承受了大量的敵軍火力,導致傷亡不小,陣型有所動搖!..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這樣也就代表著,一旦敵軍用於和我軍相當的遠端火力的話,充當箭頭的第一營恐怕難以承受敵軍的集中火力打擊,遭到大量傷亡後恐怕會發生崩潰!
要想維持這樣的陣型,對部隊的素質要求,尤其是前排部隊的要求非常高,個人估計,需要一支能夠承受百分之三十以上傷亡率的部隊才能夠充當前排方陣,要不然話,一旦遭到強大火力的敵人,前排方陣必然會發生崩潰!
而縱觀我大唐王師,能夠承擔起這種重任的部隊,恐怕只有一個第一步兵營了,第二步兵營都還略微差了些,而第三步兵營包括我下面的三個步兵營就更不行了!”
李春景雖然說是拋磚引玉呢,但卻是並沒有停下話頭,而是繼續道:“除了對部隊的素質要求非常高一些,當初我們設立這種團級方陣的目標乃是為了用淺縱深來擴大戰線和集中交叉火力,並希望加強部隊的防禦能力,但是不知道諸位發現沒有,今天當我們的部隊發起反攻後,陣型調動的時候對士兵的素質要求過高,會導致部隊的陣型出現混亂,同時發動反攻後需要抽調前排的部隊,這樣後面剩下的部隊防禦縱深就更加淺薄了,一旦敵軍發起反攻,我軍的防禦能力堪憂!”
李春景作為第二步兵團的團長,但是他在南下大軍裡的地位卻是遠遠不止一個步兵團團長這麼簡單,因為他同時還是南下支隊的副指揮官,乃是南下支隊里名副其實的第二人。
其地位是要超過第一步兵旅的副旅長方東全以及第一步兵團團長陳科橋的,眾人都知道,他晉升旅長,成為陸軍少將是指日可待的事,第三步兵旅或者第四步兵旅正式成軍的時候,這兩個正規軍的少將旅長之位裡的其中一個,極有可能就有他的一個。
所以他的話眾人自然是不敢輕視,相反聽的還很仔細,哪怕是坐在上首的郝柏年也是極為重視這個和自己一樣,都是當年的近衛軍出身,並且還是御學堂的第一批學生的同僚。
自己雖然比李春景先一步晉升為陸軍少將,但是並不代表著自己比他有太多的優勢,所以他也是聽的很仔細,並且還用筆直接在紙張上記下李春景這一番話的要點:縱深過淺,素質要求過高。
李春景說罷後,其他人自然也是相繼開口了,南下大軍的這個戰後會議,但凡是校官以上者都有參與,而這種會議,歷來的傳統都是不講究什麼軍銜高低,職務高低,大家都可以暢所欲言,哪怕是說錯話了也是沒有人會追究。
當然了,如果是指責別人的話,至少還是需要講究一點說話的藝術,如果胡亂說話,那就不是討論戰術,而是罵人了。
緊接著李春景說話的乃是第一步兵團的團長陳科橋,這人是一直都在郝柏年麾下任職,可以說他之所以懂得率軍打仗,那完全是郝柏年親手教出來的,其作戰指揮的風格自然是受到了郝柏年的極大影響。
只聽他道:“李團長所言極有道理,目前的團級方陣的確是存在著不少缺陷,,不過陳某卻是認為這些缺陷卻是可以加以改進最終得到解決的!
不管是對部隊素質要求高,還是說進攻時部隊縱深變弱,導致防禦能力變弱的問題都是有辦法解決的,而且這種解決辦法也很簡單!”
聽到陳科橋說有辦法解決目前團級方陣的缺陷,郝柏年和李春景以及眾人都是豎起耳朵聽了起來!
這種團級方陣的優點和缺點都是相當明顯,如果能夠解決缺陷的話,那麼這種團級方陣就和適合目前的大唐陸軍使用了,尤其是野戰正面決戰的時候,如果能夠使用完善後的團級戰術,將會提高部隊的正面野戰能力一個層次!
但是這個陳科橋能夠有解決辦法嗎?
喜歡山溝皇帝請大家收藏:()山溝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