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兵營一分為二的時候,他就是順理成章的成為了第二炮兵營的營長,中校軍銜。
如今他麾下的第二炮兵營,暫時轄有三個炮兵隊,第一隊轄有五門五百斤火炮,第二隊轄有六門八百斤火炮,第三隊轄有繳獲自明軍的三百斤到五百斤不等的舊炮四門,雖然火炮數量遠遠不足滿編制,而且也是質量摻差不齊,但是好歹算是有了十多門重炮。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除了火炮外,他的第二炮兵營還轄有兩個炮兵運輸隊。
別看第二炮兵營只有十多門火炮,但實際上第二炮兵營的規模可不小,兵力有六百多人,馬匹將近兩百匹。
要不然的話,炮兵營的營長也不會超越步兵營的營長,領著中校軍銜了。
第二炮兵營的炮兵陣地分了兩處,一處是射程比較近的老炮所在的陣地,這一處陣地預計會前移到距離明軍大營兩百米的距離,沒辦法,雖讓這些繳獲自明軍的老炮射程就只有這麼一點,而且清一色的散彈炮,根本就沒有加農炮。
不過十一門加農重炮的炮兵陣地,將會架設在距離明軍大營大約三百五十米的地方,這個地方可以保證安全距離,同時也能夠對明軍大營造成致命的威脅!
第一座三百五十米的炮臺很快就是構築完畢,這個時代的炮臺自然不可能多麼專業,其實只是簡單的一個小土製的高臺而已,炮口前方堆積有沙土包,用以抵擋敵軍的炮火襲擊,同時也是為了抵禦敵軍步兵、騎兵衝鋒,充當最後一道防線使用。
必要時候,炮兵營自身的火槍兵、長矛兵將會列陣於火炮前方,同時炮兵陣地附近還會安排部分長矛步兵給予保護。
明軍要想襲擊這座炮臺,他們必須經過前線步兵團隊的阻攔,同時需要衝過炮兵自身的散彈射擊,然後是保護火炮的步兵方陣的攔截,最後來到炮兵陣地前方,還需要和炮兵營自身的火槍兵、長矛兵進行戰鬥,當突破這些層層阻攔後,他們才能夠徹底的摧毀這個炮兵陣地。
幾乎每一支和大唐陸軍交戰的明軍,他們的將領都會第一時間生出摧毀偽唐賊軍炮兵陣地的想法,但是大部分人看到這種嚴密的防護後,往往後第一時間放棄這個打算。
唯一的一次例外是銅鼓衛城戰役的時候,明軍依仗著騎兵發起了衝鋒,不過這些明軍騎兵依舊沒能突破大唐陸軍的側翼步兵方陣,從而殺到炮兵陣地前方。
所以炮兵陣地看似自保能力很差,但實際上是處於全軍的保護之中!
畢竟作戰的時候,除了極端情況外,是沒有幾個將領會把這些寶貴的火炮至於無保護之下。
第一個炮兵陣地構築好了後,第二炮兵營裡的第一炮兵隊的五門五百斤火炮,第二炮兵隊的六門八百斤火炮陸續被炮兵們推上了炮臺。
這個原本就位於一個低矮土坡之上,臨時要墊高了好幾米的土壘炮臺,距離地面足足有七八米高,這個高度,足以讓位於此處的火炮居高臨下,攻擊有效射程內的任何目標,包括明軍大營裡裡的各種明軍防禦設施。
陳屠夫此時親自上了炮臺,一邊是拿著一個標記著各種引數的小本子,一邊是給自己麾下的炮兵們安排任務。
“第一隊,先清理東面的寨牆和炮位,第二隊則清理西面的寨牆和炮位,清理完畢後,向寨牆後的縱深進行延伸炮擊!”
陳屠夫對著自己麾下的幾個炮兵軍官們如此道:“大軍什麼時候能夠發起總攻,就要看我們什麼時候能夠把他們的火炮以及寨牆給清理完畢了!”
吩咐下去了後,陳屠夫當即下令道:“自由炮擊!”
下完命令,陳屠夫自然是不會不管不問了,而是繼續拿著手中的小本本寫寫畫畫,不時還和自己身邊的幾個炮兵軍官們說著什麼。
這一次的炮擊過程將會是一個長期的持續炮擊,按照他自己的預計,至少要打個幾百發炮彈,如此才能夠徹底清理完明軍的寨牆、炮位以及箭塔並且給有限射程內的明軍最大的殺傷。
而這個炮擊過程裡,自然是需要進行及時的根據炮擊的效果進行調整的。
幾分鐘後,首先裝填並瞄準完畢的第一門八百斤火炮首先發出了怒吼,宣告了大唐陸軍重炮部隊對明軍大營的轟擊!
一枚大約四斤九兩的實心球鐵彈丸就是從炮口騰空而出,然後在空中劃出了一道彎彎的弧線,朝著明軍大營飛了過去!
這枚炮彈準確的落在了三百五十多米外的明軍大營寨牆外,先是狠狠的撞擊在地面上,然後從地面上彈起來,最後撞上了正前方的明軍大營寨牆。
霎時,木屑橫飛,慘叫聲也是適時的響起!
喜歡山溝皇帝請大家收藏:()山溝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