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追上的明軍只剩下兩個選擇,要麼被殺死,要麼投降!
盧愚之的騎兵追殺,可謂是發揮出來了輕騎兵的最大威力,所過之處,明軍潰兵紛紛被斬殺,部分明軍士兵則是很乾脆的放棄了武器投降,也有的試圖頑抗,不過大多都是徒勞的掙扎罷了!
先追殺了一邊又,盧愚之還掉頭去追殺另外一邊的明軍,這來回折騰了半天后,把他們第二騎兵營裡的戰馬都是累的一匹匹口吐白沫了,再繼續強行追殺下去,怕是這些馬匹都要直接累斃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此時,盧愚之才是傳令停止追擊,然後返回縣城!
當騎兵在外追殺的時候,李春景已經是帶著人先一步進入了融縣縣城,並且指揮部隊先後攻佔了城內各處重要地點。
其實融縣縣城和這個時代的諸多偏僻小縣城一樣,城區小的很,大軍進城後,不用多長時間就能夠殺到城內的重要區域,比如縣衙,倉庫,校場等,此外城內留守的百餘青壯以及數十明兵早已經潰散,根本就無人抵抗。
等到臨近傍晚時分的時候,盧愚之已經是開始收攏兵馬了,因為這個時候戰場也是打掃完畢,城內的明軍潰兵大多也被肅清,為了安撫城內民眾也是貼出了安民告示,並且安排了部隊上街巡邏,抓拿潰兵和趁亂燒殺劫掠的歹人。
不過也只僅僅是侷限於此了,李春景對城內的富戶以及那些被抓了俘虜或者是主動投誠的低階官員們都是沒有進行處置。
因為這些事和他沒有多大的關係,而是屬於後頭正在趕來的文官們的事。
大唐王朝柳州府知府馬維此時就在後頭大軍中呢,不管是招降文官還是治理地上以及諸多善後事宜,那都是馬維的事,和李春景他們這些將領們關係不大。..
為了避免文官插手軍務,更為了避免將領插手地方政務,李軒可是從一開始就是嚴格要求文武分離的。
軍隊的將領們只管打仗,治理地方的事不能管。
同樣的,文官也只有治理地方的權力,對軍隊那是半點調動的權力也沒有。
總之大家各玩各的,別亂伸手管別人的事。
所以李春景只是掌控了融縣內外,出了個軍方名義的安民告示而已,其他的就沒有多做了。
當天夜裡,還在路上的郝柏年也是接到了快馬傳遞回來的第二步兵團的戰報!
看完戰報後,他卻是沒有露出太多的喜悅之色,因為李春景的戰報上說,此戰固然獲勝了,而且戰果極大,自身的傷亡也只有百餘人,但是這依舊超出了戰前的預期!
並且李春景還著重提到了,和他們交手的三千明軍,並不是普通的衛所兵或者是募兵,而是廣西當地的土司軍隊,也就是俗稱的‘俍兵’,又稱‘狼兵’。
並且李春景還在戰報上附帶了自己對於這些俍兵的評價,李春景認為這些俍兵在戰術上,士兵的基本素質上只能算一般,並不比明軍的大多數衛所兵更強。
其七人為一伍的戰術並不適合大規模戰爭的需求,前排的長矛兵過少,缺乏重甲長矛手,配屬的刀盾手和弓弩手往往無法在正面交戰中給予前排的長矛手太多的支援。
而更關鍵的是,這一伍七人之中,竟然有三人不從事戰鬥任務,只負責割取首級,這種情況明軍裡雖然也有,但是卻沒有這麼嚴重!
嗯,值得一提的是,這種情況在大唐王師裡是絕對不允許出現的,因為大唐王師不以首級評定戰果,而是以是否順利完成任務來作為評定戰功的核心依據,其次殺傷數量也只計算集體戰果。
當然了,如果有極為驍勇計程車兵生猛如虎,能夠獨立廝殺中擊殺眾多敵軍,那麼肯定也會進行單獨敘功。
不過這種情況並不常見,而且大多隻見於重甲刀盾兵之中,至於長矛兵、火槍兵、弓箭手、騎兵等兵種,都是集體作戰的,比如說火槍手一輪排槍打過去,對面倒下了若干敵軍,但是誰能分得清是誰打中的啊,根本分不出來好吧!
李春景對俍兵的基本戰術評價不高,對俍兵的單兵基本素質評價也不算高!
但是有一點評價卻是極高,那就是俍兵死戰不退的勇氣,並說倘若廣西俍兵都是這個標準的話,那麼後續己方大軍南下作戰,怕是要遇到不小的麻煩!
李春景對此憂心忡忡,郝柏年對此也是頗為好奇,很快就是把廣西本地人的馬維找了過來,準備詳細詢問這些土司俍兵的情況。
他甚至想著,如果俍兵如此善戰,那麼自家的大唐王師是不是也能夠招募當地土人從軍,打造一支屬於大唐的俍兵呢?
喜歡山溝皇帝請大家收藏:()山溝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