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反,他們如果衝上去的話,幫助他們攻克黎平府城,還是有很大的機率活下來的。
城頭上的明軍就算再牛逼,也不可能短短几分鐘時間之內就把這五千多人殺光啊!
而一旦他們不能,那麼蔡二虎率領的重甲步兵就能夠衝上去了,一旦重甲步兵順利登城,那麼接下來就是全線發起衝鋒的時候,攻城的主力將會是重甲步兵以及第一旅,至於第七步兵團和第八步兵團,則是打打醬油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李軒可從來沒有指望過這五千明軍降兵能夠攻克明軍的城牆呢!
前線的五千降兵以及第一旅持續發起進攻,聲勢浩大無比,但是雙方的高層將領們雖然也關注著他們,但是更多人的目光卻是放在了在戰場上緩慢靠近城牆的那一千多大唐新軍步兵!
這一千多大唐新軍步兵裡,混合了諸多的兵種,最前方的乃是身披厚甲的刀盾手,左右以及後方則是跟著大量無甲刀盾手,此外還有大約兩百名揹著火槍的擲彈兵以及上百名弓箭手!
為了避免指揮不通常,軍官和士兵之間不熟悉,因此這些部隊基本上都是從各個部隊成建制抽調,保持了最基礎的隊級編制。
並臨時編成了三個突擊營,每個營都有著兩百名重甲刀盾手以及其他的輔助部隊,總兵力大約五百人。
這種臨時變成的突擊營,完全就是為了攻克城牆而設定的!
這三個突擊營在進入戰場的時候並沒有走的很快,相反還是有些緩慢,這是為了儘可能的儲存體力!
但是這種緩慢前進在他們距離城牆只有百米的時候卻是結束了,當他們進入百米距離後,隨著蔡二虎的一聲大喝:“殺,衝上去!”
三個突擊營碧彼此相隔數十米,朝著前方的城牆發起了最後的衝鋒!
於此同時,郝柏年也是親自指揮下第一旅下屬的火槍部隊,對城頭上任何敢於冒頭反擊的明軍進行猛烈的射擊!
就連是營炮也是被推了上來,對著城頭進行散彈射擊,這種射擊其實效果非常低下,但是這個時候已經是管不上效果如何了,把能夠用上的武器都給用上,給衝鋒部隊提供火力掩護才是最重要的。
將近兩千名火槍兵以及弓箭手對著城頭進行火力壓制,也是極大的減輕了正在發起衝鋒的部隊的壓力。
此時不僅僅有兩個明軍降兵組成的步兵團發起了衝鋒,更有三個突擊營正在發起衝鋒!
而相對於那些明軍降兵,明軍顯然是更加重視這些擁有大量重甲單位的正規大唐新軍,城頭上開火的火炮,彎弓射箭的弓箭手,大部分人都是選擇了把炮彈、弓箭投向這三個突擊營。
如此也就不可避免的給這三個突擊營造成較大的傷亡,為了掩護這三個突擊營,第一旅下屬的火槍兵以及營炮部隊,已經是開始密集開火,他們擁有的數百弓箭手也是主動上前到七八十米的距離對城頭進行覆蓋射擊。
如此才算是避免了這三個突擊營沒有第一時間被明軍的箭雨、炮彈所覆蓋!
不過即便如此,等這三個突擊營衝到城牆下的時候,也已經是死傷了一百多人,而這些死傷的人,大多都是沒有披甲的輕步兵!
沒有盔甲保護,他們對明軍的弓箭、碗口炮所射出的散彈片防護能力幾乎等於無。
倒是那些衝在最前頭的重甲步兵們,傷亡比較少,只有二三十人倒在衝鋒路上而已,因為他們身上的盔甲有效的保護了他們,除非是被火炮所發射的彈片等擊中,不然的話單純的弓箭對他們的威脅其實有限的。
當他們衝到城牆下的時候,跟隨他們一起衝鋒的輕甲士兵們則是被一路扛著過來的長梯架起,然後用長梯上面的鐵鉤構築城牆!
第一架長梯剛放好呢,就見一個長得高大無比的重甲刀盾兵直介面咬刀背,一手舉著盾牌架在自己的頭頂,然後一手抓住長梯,然後直接朝上攀爬!
他剛爬上長梯呢,又有一個重甲刀盾兵緊跟著爬了上去!
同樣的場景還發生在附近的城牆上,衝到城牆下的大唐新軍沒有浪費哪怕一秒鐘時間,抵達城牆下後第一時間就是向城牆攀爬!
所以現在看過去,這一段只有不過數十米的城牆上,幾乎是有數十架長梯搭在了城頭上,數十、上百名大唐新軍重甲刀盾兵第一時間朝著城頭攀爬而上!
喜歡山溝皇帝請大家收藏:()山溝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