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副手繪的簡陋地圖上分析了半天,試圖從目前所得到的情況來分析出來明軍主力在那裡。
但是分析了半天,卻還是沒有什麼頭緒!
宋天彪皺著眉如此道:“讓偵察部隊加大偵查力度,尤其是偵騎部隊,擴大偵查範圍,務必儘快把明軍主力找出來,另外讓部隊行軍過程中保持境界,準備隨時都可以投入戰鬥!”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一天不把明軍主力找出來,他一點都放不下心來,甚至會擔心前頭什麼地方明軍主力就埋伏著呢。
越是靠近黎平府城,也就是越危險!
作為前鋒的他不得不小心謹慎,畢竟這附近可沒有什麼友軍可以及時支援自己呢。
距離自己最近的友軍是第四步兵團,但是如今的第四步兵團實際上是個空架子,只有一個第十步兵營可堪一戰,而另外的新設第十一步兵營、第十二步兵營都是新設部隊,現在只有百來人的新兵而已,根本就沒有什麼戰鬥力。
而更後面一些,則是第七步兵團,這個第六步兵團倒是有一些正規軍部隊,但是隻有一百多人而已,剩下的五個步兵營清一色都是純冷兵器的守備營部隊,而且還是剛設立沒幾天的明軍俘虜步兵營,這些士兵前幾天都還是明軍呢,以至於現在很多人身上都還穿著明軍的服飾的,只不過為了區別身份,這才在手臂繫著一條白色的布條。
因為第六、第七、第八步兵團的守備部隊性質,和現有的五個主力步兵團不大相符,為了統一番號,作戰司那邊已經是建議陛下把這三個步兵團改稱為第一守備團、第二守備團、第三守備團了。
不過暫時還沒有正是確定下來而已!
但是這也是正說明了一點,那就是高層將領其實並不信任這些明軍降軍所組成的部隊,哪怕是這些降軍裡的中高階軍官都是大唐新軍主力裡抽調過去的軍官也同樣如此。
所以在宋天彪的心裡,他後頭的援軍,其實也就一個第十步兵營而已,其他的兩個新步兵營以及第七步兵團,其實都是不頂用的。
“孤軍深入啊,怎麼能夠不謹慎!”這是宋天彪的真實想法。
就當宋天彪他們率軍持續前進的時候,後方的大唐新軍主力部隊也是沒有停下,只不過主力部隊因為兵力眾多,而且還帶了大量的輜重以及火炮部隊,這行軍速度自然是快不起來的,落後前鋒的第三步兵團足足有十多里路呢。
這一次南下,李軒是把大唐新軍的所有主力部隊都帶過來了,即便是原本在追擊明軍的一個正規軍步兵營,現在也是正在後頭追趕。
而接替主力部隊駐守銅鼓衛城,繼而防備北路明軍的部隊,則是嫡屬於第六步兵團所屬的第一守備營,但也就只有一個守備營而已。
這個第一守備營也是投降多時的老明軍了,而且大多士兵之前都是興泉府的本地人嗎,倒是不用太擔心他們倒向明軍,但是如果是換成了前幾天剛投降的那些明軍,說不準第二天就反叛了。
不過即便是有第一守備營駐守銅鼓衛城,但是如果北邊的明軍集結數千人來反撲的話,也是會很危險的。
不過這個時候,李軒也是顧不上銅鼓衛城的得失了,他要抽調所有能夠抽調的兵力迎戰西路明軍呢,哪有心思去管銅鼓衛城會不會失陷。
再說了,銅鼓衛城這個地方現在普通人都跑光了,已經是變成了一座純軍事小城,而且也不是什麼交通要道,明軍必經之地,這丟與不丟,其實問題都不大。
大唐新軍之所以還在銅鼓衛城留下五百人駐守,那是想要讓銅鼓衛城充當一個前哨站,預防明軍南下,不要求他們抵抗多久,至少要起到一個示警的作用,如果能夠拖延明軍南下步伐幾天時間就更好了。
要不然,李軒也不會把寶貴的五百多兵力放在銅鼓衛城了。
“陛,現在這樣趕路太慢了,炮兵營的速度已經嚴重拖慢了我們的進軍速度啊!”行軍路上,郝柏年看著後頭慢吞吞前進的炮兵部隊,露出了一絲擔憂之色。
“之前前鋒偵查部隊已經傳來訊息,說明軍前鋒已經攻陷了黎平府城,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恐怕現在明軍主力也距離黎平府城不遠了,如果讓這些明軍主力也進駐黎平府城,到時候我們怕是要發起強攻,這些傷亡恐怕會比較大!
而且這些明軍如果依託黎平府城和我們打起長時間的消耗戰,對我軍的後續戰略更為不利啊!”
李軒聽罷後也是露出一絲沉思:如果這些明軍和自己打持久消耗戰,倒是一件麻煩事!
而且還是一件足以要命的天大麻煩!
喜歡山溝皇帝請大家收藏:()山溝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