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然現在大唐王朝已經發展壯大了,治下已經有數百里之地,數十萬民眾,但是傳統卻是沒有忘記。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哪怕孫亞偉率領的這支大軍並不是什麼正規軍,只是一群捕盜營和青壯而已,但是逃起跑來依舊深得大唐新軍輕裝撤退的精髓。
這還沒有出城呢,就有過半的將士把手中的武器扔了個精光,這剛出城門口,看到第一群明軍追過來的時候,剩下的一半人也是把手中的武器一股腦扔了,而幾個低階軍官身上的盔甲同樣也沒有留著,全都脫下,然後只穿著一身布衣逃跑。
在跑著跑著,連傳令兵拿著的旗幟都是不知道哪裡去了,其他士兵們身上原本帶著的糧食等各種東西,也是一古腦的扔了。
這不扔,怎麼施行輕裝撤退的戰術呢?
跑出去幾百米後,有一小隊大約數十米的明軍包抄追了上來,當面的數百大唐新軍任舊發揮了一往無前的勇氣,頭也不回繼續逃跑,任憑偽明賊軍的刀槍砍在戰友的身上,但自己死都不回頭。
這一番逃跑,大唐新軍表現的自由而奔放,果斷而迅速,這等軍容,這等撤退速度,放眼宇內,唯有明軍可以與之相提並論!
後頭追擊的明軍將領看著前方跑的漫山遍野都是偽唐賊軍,嘴角里露出一絲鄙夷,然後輕道:“一群烏合之眾!”
“不錯,這些偽唐賊軍就是一群流賊而已,當初他們能夠打下興泉、黎平兩府,純粹是因為機緣巧合,本地官軍過於無能!”
“如此潰軍,派一個百戶追著就行了,主力多追無益,我們還是速速進城,預防情況有變!”
“大人英明!”
明軍的將領做出這樣的抉擇,並不是心善或是輕敵,而是以為孫亞偉手底下的這一千多潰逃的人實在是讓他重視不起來,更何況這些偽唐賊軍已經是全無章法,這跑著跑著就已經是自行徹底崩潰了。
只需要在後面派遣百來人追殺,就能斬獲甚多,根本用不著浪費主力去追擊。
更何況,眼前這麼一座黎平府城擺在他們的眼前,他們更想要第一時間內進城,然後成為收復失地的大功臣!
一路狂奔之後,孫亞偉終於是帶著手底下一群精兵悍將成功的擺脫了明軍的追擊,然後回頭數一數還跟在後頭的人數,他就是想要罵娘了。
突圍之初總共有著一千兩百多人呢,出城後哪怕是被明軍截殺了一陣,但是死傷不會超過百人,大部分還是成功的逃過了明軍的追殺的。
但是現在怎麼身後就只剩下三百多人了?
剩下的人那裡去了?
鬼才知道!
這一路狂奔,會有人因為體力不支而掉隊,會有人因為走錯路而掉隊,有人會因為逃跑而故意掉隊。
這跑著跑著人數就是越來越少。
現在能夠給孫亞偉剩下三百多人已經算是不錯了。
雖然心情鬱悶,但是孫亞偉還是得帶著他們繼續跑路,此時他們距離黎平府城還是太近了,距離明軍太近了,危險依舊還有,而且還大的很!
不過讓孫亞偉慶幸的時候,他們在傍晚時分準備在一個小村莊過夜的時候,遇到了一隊大唐新軍的斥候部隊。
這支斥候部隊顯然是準備前往黎平府城方向偵查的,當即孫亞偉就是向這支斥候部隊詳細說了黎平府城下出現了大量明軍,同時黎平府城已經失陷的訊息。
聽聞這個訊息後,率領這支斥候小隊的少尉不敢有絲毫怠慢,當即即使派遣了快馬向後方報告,他要儘快這個訊息傳回給前鋒部隊,再讓前鋒部隊傳回給後方中軍的皇帝陛下。
好讓陛下更好的判斷軍情,做出更佳的戰略抉擇。
同時他也是匆忙和孫亞偉辭別,然後帶著本部的斥候小隊繼續朝著西南方向的黎平府城方向而去。
黎平府城出現了明軍很正常,黎平府城被明軍攻克也不算什麼,但關鍵的是,來襲的明軍有多少?
是隻有千餘人的前鋒部隊,還是會有更多的明軍?
更關鍵的是,明軍的主力部隊現在在那裡?
喜歡山溝皇帝請大家收藏:()山溝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