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這些明軍騎兵,如果是分開來看的話,會發現他們在細節上還是保持了陣型的完整,但是大多都是以數十人、上百人為規模的整齊,然而這些數十人、上百人的騎兵方陣之間,卻是行動相當不一致。
如此也就出現了一個很尷尬的情況,那就是當這些明軍騎兵小跑起來的時候,整體的陣型就是出現了散亂,乃至小規模的脫節。
而造成這樣的情況只能是有一個,那就是這支明軍騎兵並沒有經過完善的大規模行動的訓練,所以才沒有如此缺乏配合的默契。
如此也就能夠說明了一點,這些明軍騎兵應該是臨時集中起來的!
應該是十多支甚至數十支小規模的騎兵集中起來的!
而且這些騎兵之前並沒有直接的統屬關係,因此主將在指揮的時候難以掌控全軍,這從明軍的騎兵主將只能帶著前頭的百名騎兵做出直接反應,後頭的明軍騎兵只是跟隨著做出反應就知道。
這支明軍騎兵的主將,並沒有真正的直接指揮這支騎兵,而是間接指揮的!
這麼一來,迎戰這支明軍騎兵也就沒有預料中的那麼艱難了!
明軍騎兵小跑了起來後,速度加快了不少,並呈現一條直線自西北方向朝著東南方向的大唐新軍左翼而來。
此時,後方已經完成了準備的炮兵營的十門重炮,也對著明軍的騎兵開火了!
實心球炮彈跨越過四百多米的距離,直接撞進了明軍騎兵陣列裡!
在密集的明軍騎兵陣列之中,撞出了一條條血渠!
瞬間就是讓這些明軍騎兵死傷不少,不過這種程度的炮擊,自然是不可能讓足足有一千五百人的明軍騎兵敗退!
此時,遭到炮擊之後的明軍騎兵,其最前方的騎兵已經是不再顧惜戰馬的體力,用著馬刺刺激著戰馬開始狂奔,他們要提速發起高速衝鋒了!
看到明軍騎兵催動馬匹發動了最後衝鋒,雖然距離還有數百米,但是這個時候第一步兵營那邊的軍官們卻已經是不約而同的下令:“預備!”
對於高速衝鋒的騎兵而言,幾百米不過是非常短暫的時間而已!
第一步兵營裡此時是列出了一個專門防備騎兵衝鋒的四角方陣,這種方陣是李軒根據有限的記憶裡所搞出來的陣型,一定程度上模仿了西班牙方陣以及空心方陣。
方陣的四面,乃是長矛兵,並且按照慣例還是重甲長矛兵在前,輕甲長矛兵在後!
在四角則是各自有著火槍兵!
不過和西班牙方陣不同的是,大唐新軍的一個正規步兵營裡,火槍兵的數量是有兩個隊的,比例比較高,因此火槍兵除了在四角有火槍兵外,長矛兵的後方,同樣還有火槍兵。
而方陣的最中間,則是第五隊裡的弓箭手、刀盾兵等冷兵器部隊。
這樣一個五百人的四角方陣,實際上除了用來對付騎兵外,也可以用來步兵之間的交戰,只不過從效率來說,遠遠不如線列作戰那麼大。
畢竟如今的大唐新軍從裝備再到部隊的訓練,已經算是勉強進入了線列作戰時代,傳統的方陣實際上已經不適合他們作戰了。
之所以現在還用四角方陣,那是純粹為了對付騎兵而已!
等到以後火槍手徹底取代長矛兵等冷兵器部隊後,這種四角方陣就會變成空心方陣!
第一步兵營的方陣位於最前方,彷佛是一塊凸起的礁石一樣,而在它的前方,則是一千多騎兵所組成的滔天巨浪猛撲而來!
近了,更近了!
炮彈在天空中飛過,落在了明軍陣列之中,但是這卻是沒能阻止明軍騎兵的衝鋒!
從三百米再到一百米,再到五十米,此時此刻,第一步兵營的前排士兵已經是能夠清晰的看見前方的明軍騎兵手中揮舞著的馬刀以及其他各種兵器,不少人都是開始顫抖!
而這種龐大的壓力之下,終於是有人受不了,一把扔下手中的火槍,發出淒厲的慘叫聲,一邊喊著“我要回家!”一邊轉身向後逃去!
但是還沒有等他走出兩步,後頭的一箇中尉軍官就是直接騎馬上前,手中的長刀沒有絲毫的猶豫,一刀就是把這個臨陣脫逃的火槍兵的頭顱斬下,他來不及擦拭被噴濺到臉上的鮮血,直接高舉著手中指揮刀大喝:“擅自後退者斬!
緊接著,他又是大喊一句:
“此戰,我軍必勝!”
“大唐戰無不勝!”
喜歡山溝皇帝請大家收藏:()山溝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