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射擊!”
“第五排、第六排上前預備!”
“瞄準!”
“射擊!”
此時,他的火槍隊採用了大唐新軍裡最標準的漸進輪射戰術!
部隊一邊以輪射的方式射擊敵人,一邊緩步推進!
這樣戰術可以避免前後排士兵退回、前進的過程中所造成的隊形散亂。
不過這樣的戰術對部隊的素質要求也很高,因為越是靠近敵人,就越是危險,往往達到最後,是需要主動發起刺刀衝鋒的。
此時此刻,開槍的火槍隊自然不止這麼一個,實際上在整條戰線上,陸續開槍的火槍隊已經是達到了十多個,足足一千多火槍兵根據各自實際情況的不同,採用六排輪射、三排輪射或者是齊射的方式作戰。
而長矛兵們也是時刻伴隨在火槍兵前進或者後退,給予火槍兵們近戰保護。
隨著大唐新軍的火槍兵們開火射擊的時候,對面的明軍士兵也是成排成排的倒下!
沒有誇張,是真的成排成排的倒下!
這麼多火槍朝著密集人群開槍,其命中率會相當高的,如果是單個火槍兵打一個人的話,一百米人能夠打中人,除了說你天神附體外,還真沒有其他話可以說了。
但是如果讓一百個火槍兵打一百個敵人,那麼命中率就會成倍成被的提高,為何?
以為甲士兵瞄準a敵軍士兵射擊,乙士兵瞄準b敵軍士兵射擊,但是最後的結果極有可能出現甲士兵打中b敵軍士兵,乙士兵打中a敵軍士兵。
雖然從單兵命中率來說,這依舊是不算命中的,但是對於一支部隊而言,甭管是誰瞄準誰打的,但是敵人倒下了那麼就算是勝利。
其實近代火槍兵們作戰所追求的其實都不是單兵命中率,而是面命中率,因此可以發現,自從火槍出現在戰場上,將領們一直想方設法追求更大的火力密度。
從六排戰術改成三排戰術,輪射到齊射等等都是這種戰術思想的體現。
所以當上千人一起開槍的時候,雖然哪怕距離還稍微遠一些,但是所獲得的命中率依舊是相當可觀的,對面的明軍士兵幾乎是成排成排的倒下。
一個比較倒黴的明軍大約六百人的小方陣,幾乎是遭到了好幾個火槍隊的集火射擊,其前排幾乎第一時間就是徹底倒下,甚至連後頭第二排、第三排計程車兵也是陸續倒下。
等到了最後,這數百士兵在短時間裡竟然是被射殺小半,這樣會出現什麼結果?自然是崩潰啊!
有些明軍士兵哭著喊著轉身跑了,有的人趴在地上,說什麼也是不肯再起來了。
超過千人,甚至還有更多的火槍兵陸續投入戰鬥,所造成的殺傷效果是相當明顯的。
一時間,明軍那邊倒下計程車兵是越來越多,彷佛衝上來一排就死一排,毫無還手之力的樣子,但實際上並不是如此,為何?
因為明軍有兩萬多人啊!
當大唐新軍的火槍兵們可以開槍並有效擊中敵軍的時候,也就代表著實際上這個時候明軍的火炮也能夠開炮並對大唐新軍造成殺傷了,弓箭手也即將很快能夠投入反擊。
哪怕明軍的火炮部隊在推進過程中已經是損失慘重,但是依舊有十多門火炮成功的進入戰場,並裝填後開火!
這些明軍火炮在開火後有些火炮打空了,但有些卻是給大唐新軍造成慘重的傷亡!
火炮,不僅僅是大唐新軍有,明軍也是有的!
但是這些明軍火炮卻是沒有能夠持續開火多久,因為大唐新軍的炮兵部隊也還在對他們持續炮擊,同時大唐新軍的火槍兵們,其第一時間開槍的目標,也是瞄準了這些明軍炮手。
明軍的火炮也就開了二三十炮,但是明軍的炮兵陣地那邊卻是慢慢了沒有了火炮發射時的硝煙!
其炮兵陣地上呈現出來一種詭異的死寂,一門被掀翻的破損火炮斜躺在地上,只剩下已經破損的半截炮管對著天空,彷佛訴說著戰爭的殘酷!
喜歡山溝皇帝請大家收藏:()山溝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