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這些投誠的明朝低階官員,大唐王朝歷來都是抱著能用就用,用不了就踢到一邊的態度。
大唐王朝真正需要的是那些明朝高階官員的投誠,而且需要他們投誠也不真是因為他們的能力出色,而是因為高階官員的投誠能夠帶來極大的政治影響力,尤其是在讀書人階層的影響力。
這一點,是能夠直接體現到大唐王朝能夠招攬多少人才為之效力的。
雖然說大唐王朝並不需要文學大儒,不需要他們做什麼詩書文章,但是大唐王朝需要的人才,最少也得識字啊。
不管是內閣那邊需要的諸多文官,還是說大唐新軍這邊需要的軍官,都是需要大量讀書識字的人。
大唐新軍這邊的軍官雖然都是自己培養的,但是這個培養也得有底子才行啊,武學堂那邊可不負擔啟蒙教育,直接教授的都是天文地理,軍事學科的理論,讀書識字了才能夠聽得懂學的入啊。
所以如今的大唐王朝雖然不需要大量那些科舉小能手,不需要那些八股文章寫的好的人,但是大唐王朝卻是需要大量讀書識字的人,尤其是年輕士子。
而一旦有明王朝的高階官員,尤其是科舉正統出身的進士官員,而且還是身居高位的官員投誠大唐王朝,所帶來的附加影響是相當大的,因為這個時代的高階文官從來都不是隻代表他一個人,他身後還有親朋好友,還有同窗師生,他身後站的是一大群人。
如此也這代表著,士林階層將會對大唐王朝開一個口子,讓大唐王朝有更多的理由和底氣去招攬那些年輕讀書人為之效力,乃至引起後續更多的明王朝官員投誠。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畢竟投誠這種事,是需要有人帶頭現身說法的。
可惜的是,現在還沒有哪怕一個人願意投誠,併為大唐王朝站臺。
雖然說李軒也是假冒蘇家康的名義釋出了一些文書,試圖營造出來蘇家康是真心投誠大唐王朝的假象,但是大家都不傻,從蘇家康一直都沒有公開露面就可以猜測的出來,恐怕蘇家康雖然被俘了,但是依舊沒有真心投誠。
以至於很多人,尤其是興泉府那邊的讀書人都是在觀望!
高階官員寧願死都不願意被俘虜,更別說是主動投誠了,剩下的少數低階官員雖然主動投誠了,但是作用並不大,所以郝柏年也是懶得跟他們多廢話,承諾了一番他們今後只要跟著大唐王朝的步伐前進,少不了會有一番榮華富貴外,就是把這些人給打發了。
當然了,實際好處也是會給他們,比如說升官!
他們在明王朝那邊興許只是八品、九品乃至不入流的官員,但是大唐王朝很爽快的給他們來了一個升官發財,八品的升到七品、乃至六品,九品的也升為七品等。
比如說投誠之人裡頭,官職最大的是一個八品縣丞,雖然此人看起來是心不甘情不願,只是為了保住自己以及家人的性命投誠的,但是隨軍而來的吏部官員也是很大方的把他晉升為正六品的通判。
讓那人意外的無所適從,這一投誠就從正八品到了正六品,這可是官升四級啊!
當然了,如果他知道,在大唐王朝裡,隨便一個讀書認字的人都能夠輕鬆混到一個六品乃至五品郎中的話,也不知道該作何感想。
大唐王朝別的沒有,就是官帽子多,下到九品村長,上到二品尚書乃至內閣大學士,李軒隨時都能夠拿出一大堆來。
真有什麼有才華,或者具備重大政治影響力的人來投靠,李軒立馬就能甩出去一大堆官帽子,任君挑選。
官帽子多,就是這麼的任性!
喜歡山溝皇帝請大家收藏:()山溝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