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保障萬無一失,郝柏年還特地帶上了督戰隊,這支督戰隊也算得上是大唐新軍裡的第一支專業督戰隊了,乃是李軒親自組建。
人數不多,只有半個隊五十多人的規模,不過都是從全軍挑選出來最鐵血無情的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這支督戰隊用來打仗自然是不行的,但是用來執行軍法自然是最恰當的,因為他們殺起自己人來絲毫都不會手軟。
督戰隊在多天前的第二次瀾江戰役裡第一次上場,就是在瀾江渡口就地處決了十多人,其中還包括了一個少尉排長。
而今天,將會是他們的第二次參與實戰!
聽到郝柏年的命令後,督戰隊的隊官,李軒親衛出身的周善寶當即出列,手持李軒親自賜予雕刻著龍紋的指揮刀面無表情道:“遵命!”
看著面無表情的周善寶,以及他手中的那柄黃金龍紋指揮刀,一群軍官們都是有些發寒。
這個周善寶可不是什麼善人,第二次瀾江戰役裡,就是他親手用這柄御賜黃金龍紋指揮刀斬殺了那名擅自撤退的少尉。
對於這樣的狠人,一群軍官們本能的對他有所排斥,不過周善寶顯然是不在乎這些人的目光。
渡江的船隻越來越靠近河邊了!
小船、木筏上的唐軍將士們都已經是準備妥當,等著船隻靠岸後立即登陸衝上去。
至於那些火槍手們和弓箭手,已經是準備完畢,等到差不多靠近岸邊的時候,隨著各級軍官們的命令陸續開火。
岸上的明軍也是不會坐以待斃,很快也是用弓箭還擊。
等到郝柏年腳下的船隻也徹底靠岸後,不用郝柏年下令,各級軍官們已經是大聲吶喊著:“快,下船,衝上去!”
當唐軍渡江的小船和木筏靠岸的第一時間裡,無數唐軍士兵就是跳了下來,踏著河水泥漿朝著前方的明軍防線衝了上去!
一時間,這片狹小隻有幾百米的河灘頓時變成了修羅場,硝煙夾雜著鮮血的味道充斥著周圍的空間。
吶喊聲和慘叫聲以及槍聲響徹了整片河灘!
郝柏年立於船頭,一動不動的看著前方的己方士兵發起衝鋒!
最先衝上去的乃是全軍的精銳主力第一步兵營,他們並沒有和以往正面野戰決戰的時候那樣列出完整而整齊的隊形,因為時間不允許他們這麼做。
登陸階段過於混亂,很多預定一起抵達的船隻並沒有同時抵達,因為船隻比較小,部隊分的比較散,一個隊計程車兵往往要五六艘船隻才能夠運輸過江,因此各隊的隊官們想要短時間內召集起來自己的所有部下,幾乎是不太可能的事。
唯一能夠保持比較完整建制的就是排一級的編制了,因為渡江的時候,往往是一個排集體乘坐一條大木筏或者小船。
這些只有十多人的各排在登陸後能夠保持完整的建制和隊形,然後一排排的集中起來。
情況情急之下,也是顧不上什麼你是第一隊還是第二隊的了,直接帶上,然後列隊發起衝鋒。
在渡江之前,郝柏年身邊的參謀們就是考慮到登陸的時候,因為時間緊迫,場面混亂,是很難保持完整建制發起進攻的,必須事急從權,登陸之後,以就近為原則,立即組建陣型發起進攻。
同時考慮到登陸的時候會遭到明軍的密集弓箭攔截,會造成軍官們的傷亡,也是規定,戰場指揮由附近軍銜最高者指揮。
這是為了避免軍官傷亡、或者是部隊出現混亂後,沒有中低階指揮官率領士兵們的情況發生。
當士兵們衝上河灘的時候,周善寶也是率領著督戰隊踏上了河灘之地,不過他並沒有帶著督戰隊衝上去,而是就在後方看著前方的將士們廝殺。
雖然外人的眼裡他是個殺人不眨眼的劊子手,但是內心裡他也是不希望把刀槍指向自己人的,而且這一次參戰的都是大唐新軍裡的精銳主力,尤其是第一波登陸的第一步兵營,那更是成軍最早的步兵營,士兵們的素質在整個大唐新軍裡都是最強的。
因此他並不擔心第一步兵營會出現擅自撤退的情況。
在他的視線裡,第一步兵營計程車兵們一開始還很散亂,但是隨著隊官、副隊官等中級軍官們挺身而出,集結附近的各排乃至被打亂的散兵們開始列隊並開始進攻的,前排的部分將士甚至已經是衝上去開始和明軍肉搏了。
這場渡江戰役,剛開始就是爆發了最慘烈的戰鬥!
喜歡山溝皇帝請大家收藏:()山溝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