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瀾江東岸的一座修築在山頭上的營房裡,一個穿著大紅袍的四品文官此時正舉杯遙望著河對岸,臉上還帶著自信的笑容,他身後還站著一群文武官員。
此人不是別人,正是興泉府知府大老爺宋志文!
上一次瀾江慘敗後,宋志文雖然用強悍的文章功底妙筆生花,再另外花費了不少人脈和人情,總算是把事情給圓了過去。
把事情給掩蓋過去後,他又是馬不停蹄的招募訓練新兵,又是請求外地的衛所兵增援,又是徵集大量的青壯,中間還不忘敲詐了興泉府的諸多大戶們。
當然了,那些真正高門大戶他是不會去碰的,他們願意捐獻多少是多少,他的目標是那些暴發戶以及商戶們。
從這些沒有什麼底蘊的暴發戶和商戶上頭敲詐錢財充當軍費,這種事真要桌其實也挺簡單的。
不為別的,就因為他是二甲進士出身,進過翰林院,正兒八經的四品紅袍官員,要是強硬起來,一府之下,想要為所欲為都是不為過。
這個過程裡,有一家以為家裡出了個舉人就可以不捐錢的家族被他連根拔起。
先是搞了個小手段把他們家主的舉人功名給革掉了,最後隨便套了個罪名把他們全家的男丁發配三千里,婦孺發賣為奴。
至於他們到底有沒有犯事,那根本就不重要,宋志文說他有罪,那他就是有罪的。
三木之下,何求不得!
這個特殊時期了,他充分的向人們說明了什麼叫做‘破家縣令滅門令尹’。
透過這種強硬的手段總算是讓他籌集到了足夠的軍費,順帶還多收了好幾萬兩放入自己的腰包裡和分潤給了其他下屬官員以及上司們。
賺錢這種事,自然是不能獨吞的,給下屬分潤一些,他們會更賣力,給上司分潤一些,這辦起事來也就更方便。
準備了三個月,好不容易才湊足了軍費,拉起了上萬大軍,他自然是不會放心上一次那些打了敗仗的將軍們,這一次,的他親自來到了瀾江渡口!
他要親自帶著大軍剿滅那些膽大包天的偽唐賊軍,然後把全部功勞都抓在手裡,然後再故技重施,來一番妙筆生花,給京師裡的大人們塞足好處,升官是妥妥的,說不準就能夠離開貴州這個鬼地方,調回京師去,以後再加把勁,有生之年興許還能過一過尚書乃至閣臣的癮。
當官嘛,誰不想往上爬!
而如今,那些偽唐賊軍的叛亂,就是他升官發財的機遇了。
為此,他那些幕僚們謀劃了整整一個多月,總算是想出了渡江,乃至在瀾江上把那些偽唐賊軍殲滅的辦法。
這個辦法說簡單也簡單,說複雜也複雜。
說簡單,是因為這個計策就是派遣精銳主力繞道偷偷渡江,而在瀾江渡口這邊則是留下數千炮灰部隊吸引當面偽唐賊軍的注意力。
只要主力部隊能夠從其他地方渡江,那麼就能夠避免去攻打偽唐賊軍堅固的灘頭堡壘。
當這裡的炮灰們開始渡江吸引偽唐賊軍的注意力時,已經在夜間渡江的精銳主力就是直接攻擊偽唐賊軍的側後方,如此夾擊之下,偽唐賊軍定然是支撐不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