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還不滿意,最高階別官帽都還不滿意?你豈不是盯著他的皇帝寶座了?
想要他的皇帝寶座,哼,李軒會第一時間砍了他!
弱小而苦逼的大唐王朝,對人才的渴求是巨大的,哪怕這個人才只是能夠寫幾百個常用字!
可惜的是,這年頭但凡讀了點書,尤其是那些讀四書五經,一心科舉的讀書人,不說全部,但肯定是百分之九十九都對李軒的這個山溝皇朝沒有什麼好感,甚至是一心期待著大明王師能夠殺回正泰縣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見識越廣,文化程度越高的人,也越能看透大唐王朝的本質:這就是一群土匪而已,腦子燒壞了玩建國稱帝的遊戲,遲早是要被朝廷大軍剿滅的。
相對來說,底層的民眾則是沒有這種認知和覺悟,在他們看來,大唐王朝和明王朝並沒有什麼區別,甚至有些人都分辨不出來大唐王朝和明王朝,很多農民子弟跑去應募當兵的時候,都還以為自個應募的還是朝廷的軍隊呢。
而他們這麼認為,還真沒什麼錯,因為如何大唐王朝在宣傳招兵的時候,同樣是用朝廷、官兵之類的稱呼,於是很多人就都認為,這個大唐王朝才是正式的皇朝,李軒才是天底下的最牛逼的皇帝。
你不能就這麼認為他們是傻了,而是這些偏僻地方的很多村民,甚至一輩子都沒有去過縣城,不僅僅他們沒有去過,連他們的父輩,祖輩都沒有去過,很多人一生的活動範圍都不會超出他們的村子範圍,去過最遠的地方就是隔壁的村子了。
他們只知道朝廷和官兵這兩個詞彙的意思,但是卻不知道大唐王朝和大明王朝的區別。
見識的缺乏,加上大唐新軍雖然不發餉銀,但是給士兵們的待遇絕對不算差,有安家銀,白米飯敞開了供應,甚至參軍了就有一份田地免費發放,這三條加在一起,造就了大批民眾,尤其是貧寒子弟踴躍參軍的現象。
如此也讓大唐新軍在短短半個月之內,就是招募了大量新兵,不僅僅把現有的幾個營、隊的編制補充滿了,而且還把新設立的第四營、第二混成營、擴充後的炮兵隊、新成立的一個擲彈兵隊所需要的兵員都招齊全了。
如此再加上原本就滿編制的輜重營、明軍募兵俘虜改編的第一守備營,同時還有已經超過一個隊編制的重甲刀盾兵隊、弓箭手隊各自一百五十人,已經擴張到六十騎的騎兵隊。
僅僅從兵力上來說,大唐新軍已經是完成了這一次大規模擴張的任務,全軍的總兵力達到了三千八百人。
其中的主力部隊,即四個步兵營、兩個混成營,這六個營的戰鬥兵力就達到了一千八百人。
把新兵都招募到,並一一分配到了各部隊後,李軒就是制導全軍展開大規模的訓練,同時也是為了加速其他幾個步兵營的訓練進度和更快的形成戰鬥力,李軒從第一步兵營、第二混成營裡以排為單位,成建制的抽調部隊到其他四個還都是新兵蛋子的營裡充當骨幹。
以老帶新的方式加快這四個營的成長!
而第一步兵營和第一混成營被抽調了過半主力後,雖然說戰鬥力不可避免的下降了很多,但這都是短期內擴軍所需要承受的必要代價。
而且第一步兵營和第一混成營裡雖然被抽調了近半數的老兵,但是他們還剩下一半老兵呢,透過補充新兵後,還是能夠比較快速恢復戰鬥力的。
如果不是成建制抽調部隊到新設立的步兵營裡,雖然能夠保持第一步兵營和第一混成營的戰鬥力,但是其他四個新設立的營要想形成戰鬥力,那可就要三個月以上,甚至半年以上了。
這個時間是李軒所無法忍受的!
因為明軍不可能給他這麼多的時間慢悠悠的擴軍並訓練。
軍方擴軍的同時,柳八苟等人回到溪口村後,也是根據之前的御前戰略會議上定下的諸多方針一一展開工作,首先最重要的就是制定並完善稅收體系了。
秋收在即,他們必須在秋收之下做好徵稅的準備,因為那樣他們才能夠籌集到足夠多的軍糧供應大量所用。
稅部那邊,持續向各鎮各村派遣稅務官員,同時也是頒發了大唐王朝的第一部正規稅收法律:大唐王朝稅制。
這個稅收制度剛頒佈呢,就是引起了極大的爭議,這個稅制受到了廣大中小地主以及普通農民們的歡迎,同時也是受到了大地主以及商人們的極力反對!
喜歡山溝皇帝請大家收藏:()山溝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