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即,方東全,黃學仁,王單旭,郝柏年等將領是躬身退下,他們要去率領各自的部隊做好戰鬥準備,以迎接大唐王朝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戰,而這一戰,同時也是大唐新軍所經歷的第一次正面大規模戰鬥。
以往的時候,大唐新軍對明軍的主力部隊,一般都是避而不戰,遇上了都是直接跑路,諸多戰鬥都是選擇欺負明軍的偏師。
但是這一次,他們卻是要直接面對明軍的三千主力,哪怕是有著一條瀾江充當他們的防禦天塹,但是能不能打贏,能不能把明軍攔在瀾江之外,李軒心中的把握卻是不太足的。
這個把握,頂多就是六成,這六成的勝算,有半數是兩百多人的火槍隊所帶來的,還有三成的勝算則是因為瀾江。
至於剩下的四成勝算,那純粹是要看老天給不給他面子了,如果老天給面子,興許明軍渡江的時候就發大水,把明軍士兵都給淹死了。
如果老天爺不給面子,明軍渡江的時候順利的很,被他們的主力衝上了灘頭,甚至和大唐新軍進入了短兵相接的階段,那麼大唐新想要贏可就很難很難了。
畢竟不管怎麼說,明軍都有三千人,而大唐新軍這邊只有一千三百人多一點,雙方的兵力察覺不小。
至於說雙方計程車兵素質,其實也都差不多,明軍裡只有半數是正規軍,剩下的也是臨時拉來的青壯,而大唐新軍這邊的主力也就四五百人,剩下的也是清一色的新兵蛋子。
正所謂是,雙方都半斤八兩,誰也別說誰的不是。
河對岸的明軍行動相當迅速,這開始行動還沒有多久呢,就已經是在河對岸開始集結了。
而這個時候,大唐新軍卻是率先開始行動起來!
隨著謝梓煒的一聲開炮,大唐新軍裡唯一的一門火炮‘義大利炮’就是發出了這場戰鬥裡第一聲怒吼。
在造炮工程師們的裝填瞄準下,義大利炮率先開火,頓時隆隆炮聲就在江面上響起,並傳出了很遠很遠。
這一聲炮響,威震數十里,瀾江兩岸的雙方將士們都是聽的清清楚楚。
伴隨著巨響,是炮口騰起的濃煙!
不過這些,都不在李軒他們關注的範圍,此時的李軒一身戎裝,腳踏長筒皮靴,腰懸三尺青鋒,手上還戴著名為董芸芸親手縫製,但實際上是珠兒代勞的灰色皮手套。
山風吹過,讓他的長髮的髮梢微微飄起,順帶著還讓他的戎裝的下衣襬輕輕晃動。
此時的他如同青松一樣聳立在山崗之上,任憑山風拂面卻紋絲不動。
他的眼神中,河對岸的明軍密集而混亂的擁擠在河灘上,他們朝著已經在河邊的木筏而去,眾多明軍的軍官們在吆喝著催促著。
而就在這個時候,一個小黑點卻是從天而降,然後落入明軍密集的人群之中。
霎時,血肉橫飛!
喜歡山溝皇帝請大家收藏:()山溝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