瀾江,這是一條位於興泉府內的河流,從南部的大山流向西北,河流並不算太大,但是因為地勢的緣故,大部分河段的河水都比較急,行船都困難,別說渡江了。
不過即便是再急的河流,總會有部分河段的水流比較平緩,能夠擺渡過江,而瀾江渡口就是這麼一個地方。
而且這個渡口剛好位於正泰縣城和興泉府城之間的官道,因為不管是普通人日常往來府城和正泰之間,還是說大軍行進,這瀾江渡口都是最佳的選擇。
除了這瀾江渡口外,瀾江的上下游雖然還有其他幾個地方適合渡江,但是要麼是距離過遠,要麼是可供渡江的江面比較小,難以讓大軍通行。
如此一對比,瀾江渡口的軍事戰略地位也就得到了體現。
正是因為如此,明軍才會選擇從這裡渡江,而李軒也才會選擇在這個地方攔截明軍。
當李軒在當天中午時分第一次看到這個瀾江的時候,他總算是知道為什麼這條名聲不顯的瀾江也被曾子文稱之為天塹了。
這瀾江看著不大,但是水流的速度極快,而且江面上還可以看到不少的巨石浮出水面,而水面之下,指不準還有多殺暗礁呢。
這種河流如果行大船,走不出百米就得撞上暗礁翻船
不過在這麼急的河流中間,卻是有一段的河面明顯要比較寬,而且水流相當平緩,靠近了還可以看見,這平緩江面上還有一個小小的碼頭,碼頭上停泊著兩艘小船。
小船的旁邊,乃是幾個瑟瑟發抖的船伕。
“陛下,前鋒部隊的一個排已經在一個時辰先行渡江,並沒有發現偽明賊軍的蹤跡,如今只要我軍把江面上的索道斬斷,就足以讓敵軍無法短時間內大規模渡江!”方東全上前道:“沒有索道的話,偽明賊軍就算伐木做成木排,想要渡江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江面上的索道,乃是一條大鎖鏈,作用自然不是用來充當橋樑走人的,而是用來牽引渡江的船隻,如果沒有了這條索道,想要渡江雖然也可以,但是難度肯定要加大很大。
當即李軒就道:“那為何還把索道留著?”
李軒有些無語,這些手下人也真實的,這麼重要的索道第一時間就應該斬斷,難不成還等著讓明軍用起來渡江啊!
此時方東全和王單旭對視了一眼,隨即王單旭道:“啟稟陛下,是臣讓前鋒留著索道的。”
李軒沒有多餘的廢話,直接就是問道:“理由?”
王單旭道:“如果我們現在就斬斷了索道,偽明賊軍肯定會察覺到我們已經提前抵達,並且警惕心大大提高,到時候我們在這邊想要埋伏起來打一個伏擊,恐怕就不太容易了,留著索道,偽明賊軍就會放鬆警惕,肯定會派一部分前鋒利用索道過江的,到時候我們就可以打一個伏擊戰!”
聽著這話,李軒沒有第一時間回答,也沒有繼續問,而是繼續觀察著瀾江渡口的地形。
這個瀾江渡口除了江面外,岸邊的有一片開闊地方,雖然不大,但是排兵佈陣容納千把人還是不成問題的。
而這片開闊地之後,西北方向是一片比較低矮的山坡,山坡上有密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