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商議了將近半個時辰後才是散去,這兩天大家都累的慌,早說玩早睡覺。
第二天早上,睡了半夜的李軒等人就是起來了,這起來吃完早飯,李軒就是聽了斥候們的報告,說是昨夜潰敗的明軍大部分都不知道跑到哪裡去了,蘇家康和王志嘆他們只收攏了兩三百人朝著正泰縣逃回去,至於剩下大幾百人的潰逃士兵哪裡去了,鬼才知道!
那些潰兵們彷佛是滲入戈壁灘的毛毛雨,一眨眼功夫就消失的無影無蹤!
不過李軒他們也是懶得搭理蘇家康以及其他的明軍潰兵了,今天開始他們有大事,有正事要忙呢!
吃飽喝足後,李軒一聲令下,這支大唐新軍就是押著兩百多的俘虜朝著南方繼續前進。
南邊是大山,而大山和正泰縣、龍華鎮之間是廣闊數十里的鄉野,這些鄉野就是他們的目標。
南邊的這些鄉野靠近大山,對於大唐王朝而言,要依託大山內來一個進可攻退可守。
所以說,他們南行並不是為了返回黃竹山,而是為了控制這些鄉野地區。
不過怎麼實際上的控制這些廣闊的農村地區卻是個問題,首先你一群土匪跑過去搶人搶糧,這些民眾們可是會跑的,人都跑了你要一大片荒地幹嘛?
為了打消農民們對自己這夥土匪的顧慮,李軒對部隊提出了嚴肅的軍紀要求:不得擾民,不得劫掠!
這個要求興許對後世軍隊來說很正常,但是在這年頭,它卻是一個劃時代的‘舉措’。
這年頭甭管官兵還是流賊?還有不擾民的?
少,絕對的少,正常情況下應該是這樣的,不管是官兵還是流賊:大軍所過赤地千里!
包括之前的大唐新軍都是如此!
但是如今為了收攏民心,李軒卻是嚴令不得擾民,但凡擾民劫掠者,斬!
這條命令讓黃竹山的一群土匪們相當不習慣甚至是疑惑,不讓擾民還好一點,不讓調戲良家婦女就不調戲唄,頂多下面那根不舒服一些,實在忍不住了用手也能解決!
但是劫掠都不讓了,以後他們吃什麼啊?
要知道現在大軍所吃的糧食,可都是搶來的,他們在外頭這幾個月可都是就食於敵,不讓搶糧食不得餓死啊!
不過不習慣也沒有辦法,軍令如山,李軒親自頒發的軍令,敢有不從者,他的侍衛隊立馬就敢殺人!
李軒在整頓軍紀的同時,還打算提出另外幾個口號,用來吸引廣大的民眾加入大唐王朝。
不過該提出什麼口號吸引大量的民眾加入大唐王朝,這卻是一個值得商榷的問題。
因為這種口號不能隨便喊,比如說清君側之類的就不適合他李軒,他李軒又不是明王朝的宗室、權臣,提這種口號會讓人笑掉大牙的。
還有什麼民不聊生不得不反之類的口號也不能亂喊,這年頭的百姓雖然生活的頗為困苦,但這是時代侷限性,糧食產量低下,生產效率低下所導致的,天下尚未進入亂世,雖然很多人還是會被餓死,但是餓殍千里這種事還是沒發生。
還有將相王侯,寧有種乎也是不能亂喊的,他李軒可是皇帝呢,雖然只是個山溝皇帝,那也是皇帝呢,那種造反喊出的口號對於他來說不適用。
然後什麼打土豪分田地這種口號李軒是很想喊的,但是理智告訴他,這樣的口號喊起來雖然痛快,但是也會把士紳地主階層全部給得罪死了。
而這些階層裡有大量的讀書人,雖然說明朝時期的讀書人大多都已經被八股文洗了腦子,全都是變成了腐朽不堪的貨色,但是不得不承認的是,這些人在當代社會里有著巨大的影響力。
尤其是在農村地區,本鄉本里裡的讀書人具有極大的影響力,如果把他們得罪死了,他們就會帶著鄉民進行各種各樣的武裝抵抗。
大唐王朝還這麼弱小,可經不起這麼折騰,就算最後要打土豪分田地,那也得壯大以後,有了穩固根基和數十萬大軍之後,再來搞這種事。
至於現在嘛,李軒覺得應該學習我黨,先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先抱一抱土豪的大腿以求幹翻明王朝,等幹翻了明王朝再和那些腐朽墮落的土豪翻臉!
至於為什麼要和他們翻臉?
誰讓他們是土豪啊,打土豪還需要理由?
不需要!
喜歡山溝皇帝請大家收藏:()山溝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