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外的明軍裡,最顯眼的就是走在最前面,不少人都還扛著長梯的三百人多人,這三百人和後頭的明軍有著明顯的不同,哪怕只是遠遠的看,都能夠從中感受到他們的訓練水平以及精神面貌要遠遠的超過那些農奴衛所兵。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應該是從府城那邊過來的,前些時候探子不是回報說,最近又有一支人馬從府城那邊過來了嘛,應該就是他們了!”錢夢久道:“不過就算是募兵又如何,我們又不是沒有打過,上一次他們進山的時候還不是被我們吃掉了五十多人!”
上一次明軍進山的時候,吳暖志同樣率領了兩百多募兵一同進山,並分成了好幾隊前出偵查尋找黃竹山,其中的一支數十人的分隊就被大唐新軍一頭埋伏了。
當時在大唐新軍的火槍隊之下,這些募兵表現的並不比普通的衛所兵強多少。
在大唐新軍的火槍和子彈面前,明軍裡的這些募兵和衛所軍隊並沒有多大的差別,幾輪排槍打過去照樣死傷一片然後徹底崩潰。
當明軍攻城部隊逐步靠近的時候,城頭上負責各部隊的大唐新軍的主要將領們也都是催促著士兵們迎戰。
最先做出反應的乃是這一次守城作戰的主力部隊:火槍隊!
這不僅僅是他們需要最先開槍攔截敵軍,同時也是因為火槍隊乃是大唐新軍裡訓練最嚴格,並且士兵素質最優良的一批人。
在軍官們的命令下,弓箭手和長矛手們都還在磨磨蹭蹭的時候,他們卻已經是開始裝填並點燃了火繩。
明軍距離越來越近了,從之前的三百米安全距離逐步靠近,兩百米,一百米。
而到了這個距離後,王單旭是沒有絲毫的猶豫,直接下令道:“瞄準!”
數秒後就見他猛的揮下指揮刀:“射擊!”
頓時,火槍手們齊齊扣下了扳機,而這一次射擊和常用的輪射不同,他們採用的是齊射。
寬闊的城牆給了他們足夠的佈置隊形的空間,同時明軍的攻城也不可能說短短几十秒內就衝上城頭。
火槍隊的人有足夠的時間反覆裝填並射擊,如此也就沒有必要保持輪射了,直接以一輪又一輪的齊射殺傷敵軍的同時,給予敵軍最大的威懾力。
畢竟一次性有八十支火槍進行射擊,和三十支都不到的火槍進行射擊,所造成的聲響是截然不同的。
不過即便是齊射了,但是因為距離實在是遠了些,給明軍造成的傷亡也是很有限,一共也就打中了幾個人而已,對於數百人的明軍前鋒來說區區幾個人的死傷完全不足以讓他們動容。
之所以造成是傷亡數量只有三四個人,一方面是命中率比較低,另外一方面也和即便打中了對方也難以給明軍造成有效傷害有關。
這些明軍為了攻城,其前排士兵大多都披上了鐵甲或者棉甲,如今火槍的威力雖然已經不算小了,比起弓弩來說龐大的多,但是想要在百米外就穿透重甲或者是對子彈有良好防禦效果的棉甲,還是有一定難度的。
但是如果明軍持續前進的話,等他們進入到八十米乃至六十米的距離,哪怕是對方的前排部隊有著重甲在身,但是也絕對承受不住大唐新軍的火槍打擊。
所以雖然第一輪射擊的殺傷效果不明顯,但是指揮火槍隊的王單旭卻是絲毫不在意,而是持續讓士兵們裝填,準備第二輪的射擊。
在這些火槍手的旁邊,數十名弓箭手也已經是準備妥當,他們將會在明軍進入到七十八米的距離就開始射箭。
雖然說在這個距離射箭對明軍前排的披甲人員殺傷力很有限,但是他們的目標並不是明軍前排的那些身披盔甲計程車兵,而是後頭的那些輕步兵。
隨著明軍抵近七十多米的距離後,弓箭手們開始彎弓射箭,而且還是連續射箭,由此形成的密集箭雨頓時撲向了城外的明軍!
喜歡山溝皇帝請大家收藏:()山溝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