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頭上如今已經是被大唐新軍徹底佔據,少數幾十個沒來得及逃走的青壯正被大唐新軍計程車兵們看押著蹲在角落。
李軒沒有多看城頭上的景象,進城的時候他就已經詳細安排了下來,方東全和王單旭帶著火槍隊以及弓箭手、長矛手等主力佈置城防事宜,黃學仁帶著輜重隊裡的人馬肅清城內的明軍佔據要點等。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已經有了明確分工的他們用不著李軒再去多說什麼,所以李軒也沒有過多的干擾方東全他們的工作。
而是帶著錢夢久以及曾子文登上比較高的城門樓,然後憑高遠眺,遠遠望去李軒終於是看見了偵騎口中的明軍前鋒。
那是一股大約三百人,穿著明軍軍服的軍隊,這個時候距離正泰縣城大約有一里多的距離。
至於更遠一些,他還約莫看見更多的明軍正在趕來,不過因為地形起伏,看都不算太清楚。
正泰縣城的西南方向外並不算開闊,反而是有著此起彼伏的低矮丘陵,這些丘陵不影響耕種,但是卻影響到了視線。
不像是在東面和北面,是一片開闊地帶,視野相當良好,有敵人殺過來好幾裡外都能看的清清楚楚。
李軒觀察著城外的明軍時,城內的大唐新軍已經是把城門重新關上,作為防守主力使用的火槍手和弓箭手也都已經是上了城頭。
至於黃學仁他們肅清城內也是相當快,這正泰縣城和諸多古代城池一樣,都不算大,跑一圈下來都不用多久,加上黃學仁他們也是知道事情緊急,不能把太多的時間浪費在城內的明軍上,因此是一路狂奔,同時喊著降者不殺之類的口號順利攻佔了縣衙以及官倉等重要地點。
說是攻佔其實也不對,因為這些地方的明軍早就跑光了,其中大部分都是跟著徐縣丞以及其他文武官員逃走了,身下的一些也是躲藏了起來,根本不敢冒頭和大唐新軍交戰。
至於原本還有好幾百人的青壯,就更是不堪了,徐縣丞他們逃走的時候可不會帶著他們走,而徐縣丞他們這些當官的走光了後,群龍無首的青壯在大唐新軍還沒有攻城的時候就已經是一鬨而散了。
要不然的話,之前城內計程車紳們也不會怎麼幹脆的選擇開啟城門投降了。
也就是說,在李軒他們進城之前,實際上正泰縣城就成為了一座不設防的城池,大唐新軍攻打正泰縣城,實際上是接管正泰縣城。
很快,肅清了城內殘餘明軍後,黃學仁就是帶著大部分人馬回來了,他們回來了還不算,順帶著還抓了好幾百人一起回來。
不等李軒問,黃學仁就是主動開口解釋道:“剛才東北城門的時候看見這些青壯正在逃跑,所以就攔了下來,如今我軍守城人手缺乏,他們正好排成用場!”
一旁的錢夢久道:“這些人會不會在我軍大戰的時候搗亂?從而導致意外出現?”
不過這個時候曾子文卻是開口:“這個不用擔心,這些青壯民夫都恭順的很,有人監管的話,他們是弄不出亂子來的!”
曾子文之前可是明軍千戶,而他打仗的時候也是喜歡徵召青壯隨軍運輸輜重或者直接作戰,對這些青壯民夫都有著很深的瞭解。
這些青壯肯定是不願意給大唐新軍賣命的,但是同樣的他們之前也不願意給官軍賣命啊,然而官軍可以用刀逼著他們賣命,大唐新軍同樣可以做到。
李軒聽罷後微微點頭,有了這一批青壯俘虜的加入從事體力勞動,至少守城作戰的時候,己方就能夠抽調出來更多的戰鬥人員,而不用分人去搬運石木燒滾油之類的雜事了。
大唐新軍在城內積極備防,甚至都懶得去搭理城內計程車紳以及普通民眾時,蘇家康率領的明軍主力也是終於抵達了正泰縣城城下。
騎在馬上的蘇家康看著前方的正泰縣城,臉色陰沉的可怕。
那可是他蘇家康的正泰縣,然而如今卻是落到了偽唐賊軍的手裡,如果自己還無法快速收復的話,恐怕自己的下場不會太妙,丟官都是最輕的,一個搞不好就會被砍頭抄家。
當即他就是對身邊的王志嘆道:“趁賊軍剛進城,如今他們是立足未穩,我們必須從速攻城,立即傳令,即刻攻城!”
隨著蘇家康的果斷和堅決,明軍剛到城下呢就是對正泰縣城發起了反攻,意圖趁著大唐新軍立足未穩收復正泰縣城。
喜歡山溝皇帝請大家收藏:()山溝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