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弓箭的話,在這個距離殺傷力可就小多!
只不過這個距離上,不管是火槍還是弓箭,單發的命中率基本都是零,因此都會採取覆蓋射擊的模式,而不是精確射擊。
但是如果進入到八十米的距離時,火槍的威力就大幅度提升了,大唐新軍裝備的這種十四毫米中口徑火槍也能輕易把鐵甲打出一個洞來。
如果是到了五十米的距離,哪怕是對方著雙重的厚甲,那基本也是一打一個洞,絕對無倖免之理。
如果僅僅是威力,有效射程遠一點,但是火槍對比弓箭,在射速上太吃虧了,讓人家的弓箭手衝到七八十米的距離進行對射的話,火槍手百分百得奔潰。
甚至弓箭手如果採用大角度拋射的話,尤其還是英國長弓那種拋射型的弓箭,火槍手在一百米外對射都得吃虧!
換句話說,射速和射程,實際上火槍都是佔不到什麼實際便宜的。
但是火槍威力大啊,僅此一點就足以彌補射速上的缺點了,更何況火槍的有效射程可是比明軍大量使用的普通弓箭還遠呢。
不過火槍的威力依舊沒讓曾子文放在眼裡,明軍裡的那些大口火銃威力也夠大啊,一炮過去別說普通盔甲擋不住了,整個人都能夠給你轟碎了,但是也沒見這些火銃徹底代替弓箭了。
因此火槍的威力大,乃至有效射程遠一些,這些曾子文都沒放在眼裡,真正讓他在乎的是,這些火槍兵從頭到尾只訓練了大半年,而且還不是職業軍隊經常訓練的那種。
一個弓箭手要多少年才能培養出來?少說也得十年八年啊,絕大部分弓箭手都是從小開始練習射箭,這樣成年後才能夠成為一個合格的弓箭手。
然而這些火槍手,訓練幾個月就能拉出來作戰了,而且施展效果絲毫不比弓箭手差多少!
這代表了什麼?這代表了大唐王朝如果有足夠的人口,就能夠短時間內拉出一支火槍兵大軍來。
因為火槍兵訓練簡單無比,至於火槍生產如果有足夠的工匠也不是什麼難事,至少比製作弓箭容易多了。
早先李軒對他說,大唐王朝能夠依靠這些火槍手崛起的時候,曾子文還不相信,但是現在,心中的堅守已經是有了一些鬆動。
也許,還真有那麼一點可能性!
腦海裡想著這些,不知不覺就到了‘皇宮’裡,這一次李軒還是在議事殿裡見他,不過這一次曾子文卻是沒有發現有其他人在場,只有李軒以及幾個侍衛在。
柳八苟他們怎麼不在?
曾子文有些疑惑,之前好幾次見李軒的時候,柳八苟他們可都是在一旁呢。
不過他們不在也好,這樣就沒人逼著他曾子文向李軒跪拜了。
這個時候,上頭的李軒也是開口了:“曾先生,最近過的可好?”
聽到李軒的話,曾子文雖然沒有跪拜,不過也沒有和以往那樣狂妄,說出一些會激怒人的話來,而是淡淡道:“有勞擔憂了,在下過的尚可!”
曾子文說話的時候,並沒有說對李軒的稱呼,因為怎麼稱呼都不適合,稱呼李軒為皇帝或者其他類似尊敬一些的稱呼,他過不去心理那一關,但是如果大大咧咧的直呼其名或者是貶稱,估計旁邊的那幾個侍衛會直接拔刀把他一刀砍了。
所以他乾脆什麼都不稱呼!
而自稱也是從以往的本官變成了在下,這倒不是他自謙,而是一個月前的時候,他就得知自己已經‘被死’了。
那個時候新抓的明軍俘虜很明確的告訴過他,他已經光榮的‘陣亡’了,官府甚至都派人去了他家裡表示慰問。
他人都‘死’了,這官自然也就當不成了。
對於曾子文話裡的稱呼問題,李軒並沒有深究,而是繼續道:“這一個月忙了些,倒是有些時候沒有和曾先生好好的聊一聊了!”
此時曾子文抬頭看了眼,卻見李軒從龍椅上走了下來!
並聽他一邊下來一邊道:“最近我大唐的新軍已經組建完畢,而且前幾天剛打了一夥流匪,想必曾先生也聽說了吧!”
曾子文點頭道:“略有耳聞!”
李軒道:“不知曾先生可有興趣陪朕去看一看新軍的訓練?”
曾子文聽罷沒有立即回答,而是沉思了半晌,最後才是點頭道:“敢不從命!”
喜歡山溝皇帝請大家收藏:()山溝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