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也是為什麼去年冬天開荒的時候,會沿著黃竹河兩岸修築了堤壩的緣故,就是為了預防萬一。
但是那裡會想到,今年的春夏之交的雨水會這麼多,一場大暴雨所帶來的洪水就是讓黃竹河的水位變高了這麼多。
如果黃竹河兩岸的堤壩崩潰的話,那麼至少會有三分之一的農田會被徹底淹沒。
這代表了什麼,這代表了夏收的時候,黃竹山將會直接減產三分之一,到時候黃竹山數千人口將會在下半年面臨糧食危機。
而這種情況,是目前的大唐王朝所無法承受的,也是李軒無法忍受的。
去年大唐王朝的糧食危機就是讓李軒焦頭爛額了,後來還是冒險搶了一把馮家莊才算是解決了糧食危機,他可不想再來一次。
現在在大山外可找不出第二個馮家莊來了,大山裡出現了一夥實力龐大的土匪,這事又不是什麼秘密,大山外的很多村寨都知道,很多村寨都紛紛自保。
而更重要的是明軍為了防止偽唐賊軍從大山外獲得糧食,那可是嚴加布防,去年秋收的時候,為了防止偽唐賊軍出山大規模劫掠糧食,明軍是早早的大山邊緣各個要點佈防。
然後秋收還在進行的時候,就是派出大量人馬到附近的村寨徵集糧食,把糧食都集中到了龍華鎮。
這一方面是為了儲備跟更多的糧食供應明軍自身食用,另外一方面則是為了防止偽唐賊軍獲得這些糧食。
可惜的是,這些糧食後來除了被明軍已經用掉的那些以及被黃竹山眾匪搶走的外,剩下堆積在糧倉糧草都是被偽唐賊軍一把火給燒光了。
逼得蘇家康不得不從正泰縣城裡調運糧食過來,,要不然的話,駐紮在龍華鎮以及周圍區域的將近兩千明軍以及龍華鎮內的普通鎮民就得餓肚子了。
如今想要在大山外附近獲得大量的糧食,單單靠劫掠普通村民是走不通的,因為他們自身就沒有什麼糧食,不可能和當初的馮家莊一樣儲備大量的糧食。唯一可行的辦法就是從明軍手裡搶糧食,甚至是直接攻打龍華鎮或者正泰縣城。
然而那樣就會出現黃竹山土匪們一直所極力避免的情況,那就是避免情況惡化,從而引來更多明軍。
如果不想在今年下半年遇上糧食危機,從而導致各種被動局面的出現,那麼今天的堤壩就一定要守住。
具體的抗洪工作有柳八苟甚至方東全等軍方的將領們帶隊上陣,不用李軒去操心,他能夠做的就是在後方保障好抗洪人員的後勤保障了。
當即他對身邊的王文華道:“傳令下去,今天開放官倉,但凡參與抗洪救險的軍民一律可以敞開了吃,不要用粗糧,用精米。另外再讓人宰殺幾頭豬還有雞鴨等,務必要讓抗洪的軍民吃飽!”
說著,他停頓了會後繼續道:“還有,你和和錢先生商量著熬薑湯等預防受寒的湯藥,現在天還在下雨呢,不能讓抗洪軍民大面積的病倒!”
這被風吹雨淋的,而且還得在水裡泡著抗洪,很容易出現出現大面積感冒受寒的情況,這年頭可沒有感冒藥一說,這要是染上了傷風感冒,一個搞不好可是會要人命的。
當王文華下去後,李軒繼續關注著堤壩上的情況,然後擔心什麼就來什麼,臨近午時的時候,上游來了一波大洪峰,這股洪水直接讓堤壩的水位增加了一米以上。
這讓原本就有些搖搖欲墜的堤壩再也承受不住,短短一個小時不到,就是連續出現了三個缺口。
雖然前方的方東全和陳屠夫他們都已經是身先士卒參與抗洪,陳屠夫甚至親自跳進水裡打木樁堵缺口,但是這依舊沒能短時間內迅速把缺口堵上,等到午後時分他們把缺口都堵上的時候,堤壩後的農田卻已經是變成了一片汪澤。
看著前方大片農田被徹底淹沒,李軒大半天都沒有說話,最後是嘆了口氣起身離開回宮,沒有人知道,回宮的路上李軒已經是籌劃著該如何發動下一場對明軍的戰爭了。
農田被毀,禍在於天,非人力可擋,然糧食危機卻是可以依靠人力解決的。
既然老天爺不給面子毀了大唐的農田,那麼他只能用大唐的刀槍為大唐的百姓取得糧食了!
喜歡山溝皇帝請大家收藏:()山溝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