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輜重兵一隊,每隊三十六人,為全軍提供後勤供應。
上述每隊含隊正一員,隊副一員。
如此共有九隊,共計三百二十四人,剛好和我常備軍現有人數相當。”
這一次,白雲奇說的時候並不快,而且也算是通俗易懂,眾人一邊聽著一邊齊齊點頭。
白雲奇說的這些所謂編制以及人數,實際上和目前大唐常備軍裡的兵力以及各兵種是差不多的,比如說重甲刀盾兵,目前大唐常備軍就二十多個人而已,也只能編一個不滿編的隊,再多的話也根本沒有那麼多的盔甲。
弓箭手也同樣如此,哪怕是收復了雞冠山、黑虎寨、黃桂山這三家土匪窩,但黃竹山裡的弓箭手也就五十多人,再多的話也沒有,因此也只能編兩隊。
輕甲刀盾兵的話,由於對裝備要求不高,一把刀一方小圓盾基本上就行了,但是刀盾兵對士兵的個人勇武有一定的要求,能夠編出兩隊了也是差不多把人掏空。
倒是長矛兵要簡單的多,基本上是個青壯土匪都能充任,因此人數最多。
至於輜重兵,則是更沒什麼要求了,甚至不是青壯都可以充任。
這個編制計劃,是李軒根據近衛軍以及黃竹山現有的那些土匪們搞出來的,其核心目標就是把分散在各軍的弓箭手,刀盾兵等集中起來,然後組建為一支完整的軍隊。
畢竟大唐常備軍的兵力本來人數就少,如果再搞五個各自為戰的獨立作戰單位,這打打土匪還行,但是如果遇上大量敵人,而且還是明軍那種正規軍,正面對碰之下,會死的很慘的。
但是如果能夠按照兵種劃分為九個小隊之後,那麼這三百多土匪青壯就能夠化為一個整體,進而和敵軍作戰。
這樣的作戰效率,肯定是要比小單位作戰要強得多。
當然了,這種編制也有他的極大缺陷,那就是缺乏靈活性,這三百多人必須是作為一個整體作戰,而不能說單獨分出幾十個人去作戰。
不過李軒又不打算搞什麼特種作戰,他們的對手也不是隻有幾個人,幾十人的土匪,而是動輒成千上萬的明軍。
自己的兵力本來就少了,如果還不集中兵力使用,而搞什麼小而精的話,很容易被人家一口口吃掉。
白雲奇說的這些,,方東全他們自然是聽得懂,但是他們關心一個問題,那就是按照這個編制的話,那麼這三百多人都得集中到一起,大家的手下就會被混編,這麼一來,他們各軍的獨立性也就被打破了。
打破各軍的獨立性,把他們柔和在一起,建立由上至下的指揮體系,這也是李軒這一次軍制改革的重要目的。
白雲奇的話語落下後,方東全他們也是不再沉默了,而是開始說了起來,不過他們對詳細編制倒是沒有什麼意見,三十六人為一隊很正常。
甚至他們還提出了一下補充意見,比如說,一隊之下,可以再設六伍,這樣容易管理的同時,也能製造更多的官位,好下面的人容易升遷,有個奔頭。
除了這些補充意見外,他們更關注的是如果五軍整合為一軍,那麼誰來當新軍統帥?
喜歡山溝皇帝請大家收藏:()山溝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