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方東全也是道:“不錯,偽明有六部,我們大唐的就要有九部,比他們多了三部,還看那偽明以後怎麼囂張!”
黃學仁和蔡二虎也是跟著附和,說著陛下英明,九部有多好多有,但是你問他們九部怎麼就比六部好了?
他們就一個理由:九比六大!
這聽的旁邊的三個文官是一臉黑,就算是坐在龍椅上聽著他們吹捧的李軒都是面露尷尬之色。
這官制優劣,還能用數字大小來比較的?
此時柳八苟開口道:“陛下,不知何為九部制?”
李軒一邊拿出了早就準備好的官制章程一邊道:“九部,乃從六部擴充套件而來,除舊有之吏部、禮部、戶部、工部、兵部、刑部外,增設農、稅、察三部。”
“史部掌管官員任免、考核、升降、調動諸事。”
“禮部掌管五禮、科舉、教化、外交往來。”
“戶部掌管戶籍、民政事。”
“工部掌管工程營造,器械打造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刑部掌管司法事。”
“農部掌管農林礦商事。”
“稅部掌管稅賦、俸餉事。”
“察部掌管糾察百僚,彈劾不法事。”
“各部設尚書一名,左右侍郎各兩名,部下設各司,有郎中等。”
李軒簡單的解說著九部制度,而他這麼簡單一說,柳八苟、王文華、錢夢久這三個讀書人一下子就聽明白了,這九部和以往的六部相比,其中最大的變化就是戶部被一分為三,從掌管天下所有土地,農商,賦稅,俸餉等事務的大部門,變成了只管民眾內政事務的部門,而賦稅被單獨列出來成為稅部,農商也是被單獨出來為農部。
至於察部,這玩意雖然少了一個字,但是一聽就知道是都察院。
李軒搞出來的九部制度,乃是參考了明朝的六部制以及後世近代國家的內閣制度,不至於太驚世駭俗,又有改良,不說有多少,但是用著先肯定是沒問題的。
這個九部制,簡單來說是具有大唐特色的六部制度,只不過是多增加了三部而已,至於為什麼要多增加三部,李軒自然有著自己的考慮,只是他現在是不會對柳八苟他們說為什麼的。
此外,其實陳屠夫他們說的也不錯,偽明既然有六部,他們大唐王朝自然要比他們的六部多,而且多一部兩部還不夠,要多就得多三部!
因此,九部正好!
喜歡山溝皇帝請大家收藏:()山溝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