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來,秦墨廢寢忘食的捧著書妖給的靈魂熔爐手冊,一遍又一遍的翻閱,內中的內容他都能倒背如流。
這本手冊,除了最重要的靈魂熔爐外,還包括了一些書妖在前期中對幻界的理解和心得,這些暫且不提。在數天裡,秦墨總算搞明白了什麼是靈魂熔爐?
說的形象點,靈魂熔爐,就像是奧術師的法術模型,道家的根本符籙種子,可以看出,書妖在靈魂熔爐中大量的借鑑了法術模型和符籙種子的原理,構建了一個繁複的熔爐構型。這個熔爐模型,整整佔據了手冊八成的內容,光是原理與構造圖,就佔了百多頁。
秦墨的第一層夢境中,此時秦墨與秦書兩人並肩而立,四周是一排排延展到無限遠的書架,而在另一邊,一個巨大的虛影懸浮在兩人面前。
“我花了三個月的時間,才算把靈魂熔爐的構型復原出來。不過到現在我還只是破解了其中五成的原理,要想全部理解,至少還要半年之久。”秦書頗為鬱悶的說道。
“這很正常,”秦墨對秦書傲嬌不置可否:“之前我們沒有基礎符籙知識,難免需要補齊這方面的根基。”
秦書痴迷而又狂熱的看著面前這尊繁複到讓人一眼看去就頭暈目眩的熔爐:“那個書妖不愧是天才,竟然能構型出如此玄妙的靈魂功法模型,可是省卻了我們不少的時間和彎路。”
“這裡面沒什麼問題吧?”秦墨問道。
“目前來看沒有,”秦書自信滿滿道:“放心,只要完全解析靈魂熔爐的構型和原理,就算有問題我也能找出來。倒是另一個問題,這構型並不是完成體,只能算是半成品。”
“嗯,這書妖也提到過,確實非常遺憾。”
“不不不,我並不是這個意思,”秦書否定道:“半成品總的來說對我們是非常有利的,反而是完成的構型,是弊大於利。”
“怎麼說?”秦墨雖然也參與了靈魂熔爐的解析工作,但主力是在秦書。
“因為靈魂熔爐的構型完全是以書妖為原型來契合,若是完成體的話,我們反而不容易下手改造,半成品的話,更易於改造成適合於我們自身情況的靈魂熔爐,專屬於我們自己的靈魂熔爐。”
道家的符籙種子構造像是一顆樹的種子,從一開始就把後續的變化囊括了進去,在不停的法力的澆灌下茁壯成參天大樹,主幹是根本法門,而枝葉就是道術神通。
反觀奧術師的法術模型,就是另一種構造,在系統的傳承中,每一個法術模型之間都是巢狀和組合的關係,從層級不同的法術模型的巢狀,再到相同層級巢狀模型之間組合成更大的模型,所有法術模型層層關聯,互相增幅乃至更好的對模型的掌控。故而,作為魔法師,魔法構造學是一門非常重要的課程,貫穿了魔法師的開始到終結。
魔法界中就有這麼一句話,沒有學過魔法構造學的魔法師,就不是好的魔法師。想想看,沒有學過構造學的魔法師,一個法術模型的威力從開始就已經決定了其上限,而精通構造學的魔法師,則會在成長過程中,法術了威力也會隨之成長。孰強孰弱,一眼便明。
所以在構造法術方面,法術模型不是最重要的,反而是每個人精心構建的模型框架才是魔法師最珍貴的秘密。
兩種方法各有各的好處,道家符籙種子,從一開始就把全部傳承囊括進去,好處是方便快捷,壞處也很明顯,這種有著傳承的符籙種子得到的門檻太高,大半人只能修練那些枝枝葉葉的散碎傳承。
而奧術師的模型構造好處也很明顯,進入門檻低,壞處是想要精通很難,需要在這方面花費的精力是非常之多的。
書妖的靈魂熔爐,則吸收了兩方的優點,靈魂熔爐的構型雖然叫做熔爐,符文的構造只形成了最基本的圓球框架,也就是最根本的功法,這方面類似於符籙種子的主幹,在真正種下後,符文會如符籙種子般成長,最後佈滿整個空間。但這空間並不會被充滿,會留有不少餘地,來給靈魂熔爐新增枝葉符文,比如鼎耳和鼎足。這對初創的功法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畢竟創造這種事是需要反覆驗證。
當然這種方式不是沒有缺點,最大的缺陷是後附加的符文與自然生長後的功法符文之間的完美接合,這需要反覆實驗來驗證。完整的傳承優勢在這一點上尤為顯得突出了。好在這方面秦墨有著夢空間的存在,在夢空間的隨心所欲的實驗驗證下,缺點就弱化了很多。
“完全解析靈魂熔爐的構型需要多長時間?”秦墨問道。
“至少還需要一年時間,”秦書感嘆道:“不得不說,我們把創造功法想的太簡單了,雖然我們完善了自己的力量哲學體系,但想要創出與靈魂熔爐相當的功法,至少需要十年以上的時間,這還是在各種資源都能拿下的情況下。”
“……”秦墨:“所以說,我們用那個不知道什麼作用的神格碎片換了這部靈魂熔爐是換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