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方興一開始就點明瞭這是一本虛構歷史框架的作品,但書中不同思想元素的激盪,也在讀者人群中產生了不小的影響。
不過總體來說,故事情節中李雲龍性格中的英雄主義和桀驁不馴、戰爭中的逆向思維和顛覆性戰法,無處不彰顯這一位開國功臣的離經叛道。
趙剛則是一個完完全全的理想主義者,那種與李雲龍就像秀才遇到兵一樣的情節矛盾處理,讓無數的讀者拍案叫絕。
倆人一路磕磕碰碰可仍然相處默契,最終轟轟烈烈的把獨立團帶上了王牌軍隊的道路,這讓讀者們深深體會到了那種成長的激情歲月。
讀《亮劍》,會發現人物形象是三維的,既有特定時期獸性的一面,又有鮮為人知的人性化一面,正面形象也好,相對反面也罷,所有人物都是血肉之軀,都是生活中確有的原型和真實,這正是小說的魅力所在。
《亮劍》在《讀者》中的連載,故事情節已經到了建國之初的時間段了。
接下來的大綱風格,也將會發生急劇的變化。
方興並不想修改之後故事的大綱。
他知道只有悲劇性的結局,才能徹底承托出“亮劍”精神的偉岸之處,才能讓讀者們進行深刻的思考,最終烙印一種軍魂、深刻一種民族氣節。
這也是方興喜歡《亮劍》的最重要的閃光點。
燕京的蔡文華在從楊東平那裡知道“唐宗”的大致身份之後,感慨非常啊。
這些年來,有多少老一輩的人,都退居了幕後,過起了隱居生活。
這位唐兄能夠在《星刊》最困難的時刻,拿出如此水準的作品,不論是否願意透露姓名,唐兄都是南派的英雄啊。
想想當年,蔡文華也號稱是南派最具文采的一員。
這些年把太多的精力放在了學校和南北文壇的事情上了,讓他無暇投入文學創作之中。
自己已經到了退休的年紀了,也該把擔子交給下一代了,宋之章這些年已經得到了南派大部分人的認同,他也可以放心的把任務交給這個徒弟了。
打定主意後,蔡文華開始燃起了創作的巨大熱情,自認不凡的他,早就看著《西遊記》眼紅萬分了,想著或許自己靜下來,也能寫出如此恢宏巨著。
2001年7月10號這天,執掌燕京大學14年的蔡文華先生宣佈退休,他的得意弟子宋之章接任燕京大學校長職務。
同一天,燕京大學在內部成立“西遊文學研究會”,開始全面的進行對《西遊記》文學性質的解讀,一篇恢宏巨著在整個南派的推動下,不斷擴散著它的影響力。
喜歡轉職藝術家請大家收藏:()轉職藝術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